上一期賽博士帶著鏟屎官們認識了小鼠在心血管系統、淋巴系統、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系統的相關疾病,相信大家一定收獲滿滿!
本期,賽博士將繼續為鏟屎官們介紹相關小鼠疾病,它們分別是尿路疾病、生殖道疾病、內分泌系統,備好紙和筆,一起來學習!
一、尿路疾病
1.腎小球腎炎
● 腎小球腎炎是小鼠常見的腎臟病變。它更常與持續性病毒感染或免疫紊亂有關,而不是與細菌感染有關。
● 它在某些品系中的流行率接近100%。例如,NZB和NZB×NZW F1雜交小鼠發生免疫復合物腎小球腎炎,這是一種類似于人類紅斑狼瘡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NZB小鼠的腎小球疾病相對較輕(NZB小鼠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的發病率較高)。
● 腎臟變化早在4月齡時就發生了,但直到6-9個月大時才出現臨床癥狀和嚴重疾病。
● 該病與消瘦和蛋白尿有關,病變進展直至死亡。
● 組織學上,腎小球毛細血管和系膜內有蛋白質沉積。隨后,整個腎臟出現腎小管萎縮和蛋白管型。
● 免疫熒光研究顯示免疫球蛋白和補體的第三組分沉積在腎小球毛細血管環中,與核抗原和小鼠白血病病毒抗原形成免疫復合物。
● 小鼠感染LCMV或逆轉錄病毒,也可能發生免疫復合物性腎小球腎炎。
2.慢性腎小球疾病
● 小鼠也可以發展為慢性腎小球疾病。
● 其特征是腎小球基底膜逐漸增厚,導致PAS陽性物質不染色淀粉樣蛋白。病變可伴有系膜細胞增生;局部、區域或彌漫性單核細胞浸潤;還有纖維化。
● 晚期可導致腎功能不全或衰竭。
3.間質性腎炎
● 間質性腎炎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但也可能是自發性的。
● 典型的病變包括單核細胞對腎小管實質的局灶性、區域性或彌漫性間質浸潤,但也可能累及腎小球區域。
● 嚴重病變可伴有纖維化、腎實質變形和管內鑄型,但不伴有礦化。
● 如果繼發腎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能導致腹水。某些品系的小鼠,如BALB/c,可能會發展為多囊腎病,如果病情嚴重,會損害正常腎功能。
4.泌尿道梗阻
● 泌尿道梗阻是雄性小鼠的一種急性或慢性疾病。
● 臨床癥狀通常包括尿失禁導致的會陰濕潤。
● 在嚴重或慢性病例中,會陰濕潤容易引起蜂窩組織炎和潰瘍。
● 尸檢時,膀胱擴張,在膀胱頸和近端尿道常發現蛋白塞。
● 在慢性病例中,尿液可能混濁,膀胱內可能出現結石。
5.其他
● 另外,可能發生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龜頭炎和腎積水。
● 這種情況必須與感染性膀胱炎或腎盂腎炎以及副性腺分泌的瀕死釋放相鑒別。
● 腎盂積水也可發生在無尿路梗阻的情況下。
● 上升性腎盂炎發生在繼發于尿路感染的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