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腫瘤模型小鼠介紹及其優缺點
瀏覽次數:3209 發布日期:2022-12-27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師姐:師妹聽說你被老師教育了一頓?
師妹:師姐,我可太委屈了,我接著你的課題做,原本要選基因編輯腫瘤小鼠模型,后面選了跟你上次一樣的同源腫瘤異體移植小鼠模型,結果莫名其妙被導師罵了一頓。
師姐: 我做的是前期基因靶點篩選用這種簡單的模型當然可以,你接著我做靶點的驗證,要證明降低致癌基因能引起進行中腫瘤的萎縮,怎么還能拿這個模型呢?!
師妹:好嘛,那我選好先給你看……但愿別再選錯挨罵了……
面對多種腫瘤動物模型,究竟該如何選擇?哪種可以研究腫瘤微環境?哪種能準確反應人類腫瘤發展情況?今天我們給大家整理了常見的幾種腫瘤模型及其優缺點(結尾附各模型對比表)。
常見的腫瘤模型有腫瘤移植小鼠、自發性腫瘤小鼠、誘發性腫瘤小鼠,基因編輯腫瘤小鼠等;免疫缺陷小鼠因其免疫成分缺陷或缺少而作為異種移植模型的受體,也廣泛應用于實驗腫瘤學研究。
腫瘤移植小鼠
將體外培養的腫瘤細胞移植到免疫活性小鼠內,是比較常用的研究抗腫瘤治療的方法,自發、致癌或轉基因腫瘤細胞系可移植到C57BL/6、BALB/c和FVB等小鼠品種中,這種模型的優點是構建周期較短,皮下移植的細胞幾周內就會在動物體內生長,缺點是無法評估免疫治療藥物對于腫瘤發展早期是否有效。
異體移植腫瘤藥效模型在腫瘤學研究中有著廣泛應用,而關于腫瘤細胞系的移植模型又可分為人源和同源。人源腫瘤細胞系異體移植(cell derived xenograft,CDX)是將體外傳代培養的腫瘤細胞接種至免疫缺陷小鼠,具有高同源性特點,模型建立容易、重復性好的特點。而同源腫瘤異體移植小鼠模型(Syngeneic model)則是將同種背景來源的腫瘤細胞系接種至免疫健全的近交系小鼠,受體小鼠擁有完整的鼠源免疫系統,具有完全的免疫活性,其免疫系統與同種移植腫瘤組織相容,能最大化模擬腫瘤微環境的真實生活情況等特點。
免疫缺陷小鼠
免疫缺陷小鼠是指由于先天遺傳突變或者用人工方法造成的免疫系統上一種或者多種免疫成分(B細胞、T細胞、NK細胞等)存在缺陷或者缺失的小鼠。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免疫缺陷小鼠品系被研發出來,被廣泛應用于腫瘤學、免疫學、傳染病學、干細胞生物學等研究領域。
自發性腫瘤小鼠
自發腫瘤模型是在自然突變或人為基因編輯的條件下,免疫功能健全小鼠體內攜帶癌基因的過表達或激活突變、抑癌基因的缺失或抑制突變而自發形成腫瘤的模型。
雖然這一類腫瘤模型構建周期長,但其優點在于分子調控機制和病理學機制與自然條件下發生的腫瘤更相似,包括了腫瘤發展的隨機性、早期進展和自發的腫瘤轉移,更好地概括了人類腫瘤的發展進程,適用于腫瘤生長的生物學過程的研究、免疫治療模式的評估和抗腫瘤治療藥物的研發篩選等。
基因編輯腫瘤小鼠
基因編輯腫瘤模型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敲除或插入特定基因,以提供致癌基因的系統性或組織特異性表達和/或抑癌基因缺失,從而誘發動物產生腫瘤的模型。如乳腺癌中的KRAS和MYC以及前列腺癌中的PTEN和TP53,則主要用于腫瘤發生發展過程及作用機制的研究。
通常這種腫瘤模型可以提供復雜的腫瘤微環境,并允許腫瘤經歷免疫耐受、免疫編輯或者免疫抑制過程。與同基因腫瘤模型相比,序貫的腫瘤發展也是其關鍵優勢之一,意味著可以對免疫治療方法進行評估。
表 小鼠腫瘤模型的特征比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