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疾病這一涉及大腦、脊髓及周圍神經系統的復雜疾病群,因其廣泛的疾病譜系、深遠的社會影響以及尚未滿足的醫療需求,一直是醫學研究的重點領域。面對諸如阿爾茨海默癥、帕金森病、亨廷頓癥等各類神經疾病,臨床前研究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神經疾病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通常會利用小鼠模型進行表型驗證,并對潛在藥物進行藥理藥效評價,同時也需要通過標準的行為學檢測來評估宏觀水平的變化,形成完整的神經疾病研究。賽業生物搭建了以神經退行性疾病為特色的神經藥效CRO服務平臺,可以為科研人員提供豐富的神經疾病模型構建、精細化的注射給藥和完善的藥理藥效評價分析全流程服務。
精選神經疾病大小鼠模型
賽業生物擁有超20類神經疾病大小鼠模型,涵蓋基因敲除、條件性敲除、點突變、轉基因和人源化等多種打靶方式,快至2周發貨,助力神經疾病研究。
服務優勢
豐富的神經疾病模型:超2000例現貨神經小鼠,超20類神經疾病基因編輯和藥物誘導大小鼠模型,涵蓋基因敲除、條件性敲除、點突變、轉基因和人源化等多種打靶方式。
精細化的注射給藥:擁有資深技術專家團隊及經驗豐富的精細化操作技術人才,可提供腦立體定位注射、鞘內注射、腦內注射、尾靜脈注射、腹腔注射等多種給藥服務,以及神經系統組織取材工作。
完善的神經藥理藥效分析:水迷宮等多功能神經行為學平臺,且配備了行為觀察記錄分析軟件;檢測實驗服務范圍廣泛,具備專業的病理實驗室和先進的實驗設備的有力支持。
經典神經疾病模型數據案例——脊髓性肌萎縮癥(SMA)
B6-hSMN2(SMA)小鼠(產品編號:C001504)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將小鼠內源性Smn1基因替換為人源SMN2基因片段而得來,可在小鼠體內模擬SMA患者的致病機理。
靶向SMN2小核酸藥物提升小鼠SMN蛋白表達并增加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個數
以治療SMA的ASO藥物Spinraza*為基礎,合成結構和功能類似的反義寡核苷酸ASO-10-27(由GenScript合成)。然后分別通過腦室內注射(icv)和皮下注射(s.c.)的方式,給B6-hSMN2(SMA)小鼠分別注射不同劑量的ASO-10-27。結果顯示,腦室內注射的ASO可以提高B6-hSMN2(SMA)小鼠腦部的SMN蛋白表達量(如圖a所示),并增加脊髓前角的運動神經元數量(如圖b所示)。
*Spinraza為首款獲批的SMA治療藥物,通過反義寡核苷酸(ASO)對SMN2 Pre-mRNA剪切模式進行修飾,使其生成大量包含7號外顯子的正常SMN2 mRNA以編碼功能性SMN蛋白[4]。
靶向SMN2小核酸藥物減輕小鼠疾病表型并提高生存率
經ASO-10-27治療后,純合B6-hSMN2(SMA)小鼠的生存率顯著提高,所有接受ASO處理的小鼠在140日齡時才開始死亡。相比之下,未接受ASO-10-27處理的B6-hSMN2(SMA)小鼠的半數存活期僅為29天,35日齡時就出現腳趾壞死和斷尾現象并在40日齡前全部死亡。然而,接受ASO治療的B6-hSMN2(SMA)小鼠在43日齡時只出現腳趾輕微腫脹,且尾巴完好,未見腳趾壞死。到78日齡,只有少數小鼠出現斷尾現象,腳趾仍未壞死。85日齡時,雖有部分小鼠斷尾,但腳趾依然健康。直到120日齡,部分小鼠才出現腳掌壞死的現象。這些結果表明ASO-10-27治療能顯著改善B6-hSMN2(SMA)小鼠的生存狀況和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