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會覺得視力明顯下降。在看手機、讀報紙的時候總感覺文字不僅很模糊,還擰巴成一團團的,甚至覺得色彩都變得不那么艷麗了。再后來,不止是文字,看到的人像、風景都開始變得歪歪扭扭......人們常常會誤以為這是老花眼加重了,其實,這很可能是患上了黃斑變性。
01 什么是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age-related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又稱老年黃斑變性,是老年人永久性、不可逆視力下降的主要病因,它是一種出現黃斑的退行性疾病,導致患者中心視力喪失,影響患者的閱讀、駕駛、面部和顏色識別等視覺功能。黃斑變性是一種多因素相關的疾病,相關機制還處于探索中,但是認為長期慢性光損害、遺傳、代謝、慢性炎癥和免疫反應等因素會導致AMD的發生。
02 AMD的兩種不同類型
AMD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兩大類,干性(非滲出性或萎縮性)AMD和濕性(滲出性或者新生血管性)AMD,其中干性AMD以脈絡膜下玻璃膜疣沉積和地圖狀萎縮形成為主要特點,而濕性AMD則以脈絡膜新生血管為突出特征。
干性AMD造成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變化,典型地可見暗黑針點樣區域。發病機制是光感受器、RPE及脈絡膜毛細血管層的緩慢進行性萎縮,簡單理解就是,黃斑區長出一些類似老年斑一樣的東西,叫做玻璃膜疣。干性AMD發病往往比較緩慢,早期沒有任何癥狀,雙眼視力逐漸減退,視物變形。
濕性AMD即在稱之為脈絡膜新生血管化(異常的新生血管形成)過程中該新生的異常血管發展到視網膜下。濕性AMD病情進展很快,如不及時治療,視力會在短期內迅速下降,甚至失明。
03 AMD小鼠模型的構建
AMD動物模型的構建對深入了解其發病機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賽業生物可提供由基因編輯、激光造模和藥物誘導三種方式構建的AMD模型。
1、視網膜新生血管性增生模型:人源化VEGF過表達轉基因小鼠(TG)
賽業生物針對新生血管性AMD疾病構建的人源化VEGF過表達小鼠模型可自然發病,在維持完整眼球結構的基礎上出現明顯的病變,可用于新生血管性AMD疾病的藥物評價及相關研究。
2、激光誘導脈絡膜新生血管增生CNV模型(wAMD)
賽業生物通過經典的激光光凝術,利用激光破壞外層視網膜和Bruch膜,造成CNV的形成,該過程誘導脈絡膜新生血管生成,模擬新生血管性AMD中觀察到的標志性病理。可通過眼底血管造影、OCT掃描、病理組織鋪片觀察評價CNV的發生率。
3、藥物誘導干性AMD模型:碘酸鈉NaIO3誘導干性AMD小鼠模型(dAMD)
賽業生物采用碘酸鈉NaIO3誘導干性AMD小鼠模型,通過小鼠尾靜脈注射NaIO3后出現干性AMD的表型,即視網膜色素上皮(RPE)和光感受器的進行性黃斑變性。
賽業生物眼科疾病小鼠模型助力發病機制研究
針對黃斑變性、LCA2型、LCA10型、視網膜變性、等眼科疾病,賽業生物開發了一系列基因編輯和人源化小鼠模型,也可針對您的需求定制或合作開發基因編輯小鼠模型,同時還可提供包括眼部注射給藥、取材、檢測分析等一系列臨床前標準化的研究服務,為您解決眼科基因治療研究過程中的多項痛點。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需求或撥打400-680-8038聯系我們。
賽業生物眼科基因治療解決方案
點擊圖片了解眼科基因治療解決方案
賽業生物為解決眼科基因治療長期面臨的多方面困境,積極布局眼科基因治療平臺,配套高端精細化小動物眼科儀器設備和資深的專業人才,可提供包括動物眼科基因編輯模型、眼部注射給藥、取材、檢測分析等一系列臨床前標準化的研究服務,為您解決眼科基因治療研究過程中的多項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