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鏟屎官養成記》,每周為大家介紹一個小鼠繁育與健康的知識點,帶大家成為一個合格的小鼠鏟屎官。
在飼養小鼠的過程中,有時因母鼠死亡或幼鼠過多等原因,母鼠哺育不了而需把幼鼠轉給其他母鼠代乳。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小鼠代乳問題。
代乳的適用范圍
1. 如果是與母鼠母性有關的繁殖問題,可以考慮代乳。
例如:母鼠食仔比例高,母性差,帶仔能力差,泌乳不足。
2. 從種群中清除某些病原體。
☑ 有文獻記載代乳操作能夠清除:小鼠細小病毒(MPV)、小鼠肝炎病毒(MHV)、小鼠諾如病毒(MNV)和幽門螺桿菌等。
☑ 與剖腹產凈化相比,其優勢在于成本更低,且不需要對有價值的母鼠實施安樂死。
☑ 需配套嚴格的飼養管理和檢測操作才能生效。
代乳母鼠的要求
☑ 最常用的代乳鼠:ICR小鼠。
選擇理由:母性好,帶仔能力強,價格便宜。
☑ 狀態要求:代乳母鼠,最好是提前1-2天生產過的,最多不超過4天。代乳母鼠已經開始正常帶仔了,同時也避免親仔鼠和代乳仔鼠日齡相差太大,代乳仔鼠搶不到奶吃。
☑ 經驗要求:最好選擇有經驗的經產母鼠,如果沒有,初產母鼠也可以。
代乳具體操作
1. 代乳母鼠在生產前2-3天停止更換墊料。目的是讓籠盒中充滿代乳母鼠熟悉的氣味。氣味越熟悉,代乳母鼠越感覺到安全,就越不容易食仔。
2. 在代乳當天,幼仔轉入前,提前半小時將代乳母鼠與其親仔分開,將乳母放入一個潔凈籠盒中。讓代乳母鼠嘗一嘗思念仔鼠的感覺,也讓代乳母鼠乳汁充足一些。
3. 代乳母鼠的親仔留下1-3只,如果親仔和代乳仔鼠毛色相同,要做好標記以區分。
☑ 留下少量親仔是為了迷惑代乳母鼠,讓它保留熟悉的親仔的感覺。
☑ 可以使用剪尾等方式做區分,避免使用馬克筆等有氣味的標記方式。
4. 將代乳仔鼠放入代乳母鼠的窩中,用代乳母鼠籠中的墊料撒在代乳仔鼠身上,并將代乳仔鼠和親仔,以及籠中的墊料窩料,一起混合數次。使代乳仔鼠身上的味道接近親仔。代乳母鼠主要是通過氣味辨別仔鼠的,所以,充分混合對代乳仔鼠更有利。
5. 盡量擠一些代乳母鼠的尿液,灑在代乳仔鼠的身上,并抹勻。這一步也很關鍵,也是為了讓代乳仔鼠身上有代乳母鼠熟悉的氣味,做戲要做全套。
6. 過至少10分鐘后,將代乳母鼠拎起,口鼻處噴灑酒精或用酒精棉球擦拭,然后放回原籠
☑ 酒精能讓代乳母鼠的嗅覺暫時失靈,讓它暫時分辨不出代乳仔鼠和親仔身上氣味的差別。
☑ 同時,由于長時間和仔鼠分離的思念之苦,以及儲存了較多乳汁的急迫感,放回原籠后,代乳母鼠會急于找小仔喂奶,照顧小仔,忽略了小仔之間的差異。
☑ 等代乳母鼠喂完奶了,代乳仔鼠也被默認成是它的崽了。
7. 在接下來的一周之內,觀察代乳母鼠有無食仔等現象。如果有食仔,或母性不強,需盡快安排新一輪的代乳。
☑ 只要嚴格操作,代乳母鼠基本都會順利照顧小鼠仔仔。
☑ ICR小鼠也有很低的比例會食仔,如果碰到了,只能自認倒霉再安排代乳。
代乳注意事項
1. 代乳操作,最好在代乳仔鼠出生后1-2天內完成,宜早不宜遲,理由如下:
☑ 代乳仔鼠身上的原有籠盒氣味不濃,比較容易調整成代乳母鼠籠盒的氣味。
☑ 有些病原體,還沒有從母鼠傳給代乳仔鼠,利于成功凈化。
2. 代乳操作后,幼仔的數量應該接近代乳母鼠原有親仔數量,保留原有親仔1-3只,將多余原有親仔進行安樂死。
☑ 如果代乳仔鼠數量多,可以略淘汰幾只,保留原有親仔1-2只,例如親仔10只,代乳仔鼠10只,代乳后:代乳仔鼠8只+親仔2只。
☑ 如果代乳仔鼠數量少,可以多保留幾只原有親仔,例如親仔10只,代乳仔鼠5只,代乳后:代乳仔鼠5只+親仔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