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調整研究方向,獲得學術研究突破口?想獲得論文選題思路,提高發文命中率?你需要了解學科發展態勢和未來走向!賽業生物專欄《Gene of the Week》每周會根據熱點研究領域介紹一個基因,詳細為您介紹基因基本信息、研究概況和應用背景等,助您保持學術研究敏銳度,提高科學研究效率,期待您的持續關注哦。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是炎性腸道疾病及其易感基因NOD2。
NOD2基因簡介
NOD2 (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2)也被稱為NLRC2,屬于NLR家族,是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的肽聚糖(PGN)衍生的細胞內模式識別受體(PRRs)。NOD2由多種細胞類型表達,包括造血細胞(如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肥大細胞)和非造血細胞(如潘氏細胞、干細胞、杯狀細胞和腸細胞),在胞漿中處于一種抑制的單體狀態,配體識別時激活其構象發生變化,進而招募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2(RIPK2)激活IKK復合物和MAPK途徑,調控NF-kB信號通路,刺激腸道炎癥的發生。該基因位于人類的16號染色體上,共有18個外顯子,氨基酸數量為818個。
表1. NOD2的基本信息
備注:標有√的意為賽業紅鼠資源庫有該種保存狀態的小鼠
炎性腸道疾病
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組病因不明的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通常包括兩個相對獨立的疾病: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 CD)。IBD易感基因定位于幾個染色體區域,位于第l6條染色體長臂的IBD1區域被認為與CD相關。CD可能由遺傳易感性、環境因素和腸道微生物群改變等之間復雜相互作用引起,會導致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失調,其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呈上升趨勢。自2001年發現NOD2與CD相關后,其在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應答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NOD2的3個單核苷酸多態性(SNPs) (表2)被證實與白種人患CD顯著相關,在人類社會中存在重要種族差異,其后的蛋白功能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它是CD的易感基因[1]。
表2. NOD2基因的3個常見SNPs
NOD2的C末端部分(圖1)包含一個富含亮氨酸的重復序列(LRR),這是一個結構域,可以與細菌脂多糖(LPS)發生物理作用以激活NF-κB。三種氨基酸多態性中最顯著的是移碼突變3020insC/Leu1007fsinsC,導致C末端33個氨基酸的截斷。
圖1. Nod2基因的結構和克羅恩病相關變異體的定位[2]
三個CD相關的變異體不是發生在同一個單倍型(從一個親本遺傳的連續DNA片段),經常出現于更常見的Pro268Ser變異體的背景上(圖2)。這種非隨機分布可能是對于含有Pro268Ser變異體的人群施加正向選擇(有利于CD相關變異體),在整個人類進化過程中對微生物因子的反應起著主要的選擇作用。
圖2. 克羅恩病(CD)相關Nod2三種CD相關變體的遺傳來源[3]
Nod2相關小鼠模型
NOD2敲除小鼠應用于腸道炎癥、帕金森、心肌梗死、抗血栓、心肌缺血、腫瘤等多種疾病研究。腸微褶曲細胞是分泌性 IgA (SIgA)-病原體復合物易位至腸道相關淋巴組織的主要途徑,這對于啟動粘膜中的適應性免疫很重要。有研究比較了NOD2敲除(KO)小鼠模型與野生小鼠模型熒光標記的SIgA的轉運,正如在從具有NOD2多態性的患者身上獲得的腸道活檢中所觀察到的,KO小鼠SIgA從管腔轉運到腸道集合淋巴結的平均倍數增加(2.3),與野生型小鼠相比有顯著差異。這種IgA轉運的顯著增加,以及MDP-PAM處理后的顯著減少、BSA或不相關的小鼠IgG在結扎腸袢模型中的無任何胞內轉運作用,證明了NOD2在細胞轉運過程中的意義,SIgA依賴NOD2進行轉運(圖3)。該研究發現NOD2 介導的對腸道微生物群的粘膜反應的調節機制,這與CD腸道炎癥和菌群失調有關。
圖3. 缺乏NOD2增加小鼠IgA逆向轉運[4]
CD的治療
CD患者治療的重點是癥狀控制和腸黏膜愈合,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預防并發癥。患者藥物一般采用生物制劑、全腸內營養、免疫抑制劑這幾種治療方案進行長期的維持治療。對具有高危因素的CD患者早期應用抗TNF藥物(如英夫利西單抗IFX)已逐漸成為主要的臨床治療方案。然而,IFX治療有其局限性,早期手術可能使CD患者的獲益更大。
小結
CARD15是CD的主要易感基因,并且編碼NOD2受體。克羅恩病相關的CARD15基因突變是否會導致NOD2受體功能的喪失或增強還存在爭議,這種功能的改變可能通過哪些機制增加對CD的易感性仍在研究中。轉染研究表明,CARD15突變導致MDP識別缺陷,細胞因子分泌變少和NF-κB不激活。然而,克羅恩病患者體內檢測到的高水平細胞因子。NOD2/CARD15純合子突變小鼠表現出激活的NF-κB對MDP的應答和更有效的處理及分泌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1β (IL-1β)等,這些作用被認為會增加細菌引起的腸道炎癥的易感性。NOD2/CARD15可能參與某些疾病的發病機制,也可能有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CD。
參考文獻:
[1] 高敏, 曹倩, 羅靈和,等. NOD2/CARD15基因多態性與克羅恩病患者相關性研究[J]. 中華內科雜志, 2005, 44(003):210-212.
[2] Judy H. Cho, The Nod2 Gene in Crohn's Diseas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nto the Genetics and Immunology of Crohn's Diseas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 Volume 7, Issue 3, 1 August 2001,271-275.
[3] Chakravarti A . Population genetics--making sense out of sequence.[J]. Nature Genetics, 1999, 21(1 Suppl):56.
[4] Rochereau N, Roblin X, Michaud E. NOD2 deficiency increases retrograde transport of secretory IgA complexes in Crohn's disease. Nat Commun. 2021 Jan 11;12(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