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 19 世紀 40 年代,科學家們發現一種可以在細胞之間互相轉移的細胞質遺傳因子,并提出了多種猜測,包括寄生蟲、共生體、基因等。但命名始終未得到最終的確認。
直到 1952 年,Joshua Lederberg 開始著手闡明這些細胞質遺傳因子的分類,并首次提出了 “Plasmid” 這個名稱。“Plasmid” 是 “Cytoplasm” 和 “id”(拉丁語中的 ‘it’ )的整合體,并將其作為 “任何染色體外遺傳決定因子” 的通用術語。
Fig.1 質粒
質粒是小的環狀超螺旋雙鏈 DNA,在宿主細胞內獨立于染色體外自主復制并穩定遺傳,可通過基因工程改造接入外源 DNA 作為基因載體,轉入宿主細胞。
如今,質粒已成為生物制藥領域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可用于克隆,擴增和表達目的蛋白;也可用于病毒載體和 mRNA 的生產等領域。
質粒有多種拓撲結構,包括超螺旋質粒、開環質粒、線性質粒,其中超螺旋質粒被認為是活性最高的組分,而開環質粒由于轉導細胞效率較低,需要在質粒成品中嚴格控制其含量。
博格隆的質粒純化三步法工藝具有穩健、高效、可放大的特點,助力您獲得符合標準的高純度質粒。
Fig.2 質粒生產流程
• 獲得一定規模的高純度超螺旋 DNA(ssDNA)
• 去除產品相關雜質:開環 DNA(ocDNA),質粒 DNA 聚集體(dimer,trimer,tetramer,etc.)
• 去除工藝相關雜質:HCP,HC-DNA,HC-RNA
• 控制生物負荷:內毒素,微生物
• 工藝流程穩健,可重復性好
• 可進行線性放大
• 樣品準備:中空纖維濃縮后樣品
• 6FF 層析目的在于快速去除大量 RNA,收率一般在 90% 以上
• Buffer:2.1M(NH₄)₂SO₄-10mM EDTA-100mM Tris, pH7.5
• 柱高可選擇 30~50cm
• 進樣量控制在 15~25% CV
• 操作流速 60~120cm/h
• 收集到的流穿,超螺旋比例基本在 80% 左右
Fig.3凝膠過濾圖譜
高效分離超螺旋質粒(scDNA)和開環質粒(ocDNA),去除開環 DNA,收率一般大于 80%,經過該步純化后,超螺旋比例在 95% 左右。
Buffer A:2.1M(NH₄)₂SO₄-10mM EDTA 100mM Tris, pH7.5
Buffer B:1.7M(NH₄)₂SO₄-0.3M NaCl-10mM EDTA-100mM Tris, pH7.5
• 堿洗:0.5M NaOH 2~3CV,靜置 15~30min
• 水洗:2~3CV
• 平衡:BufferA 2~3CV,至 pH、Cond 平衡
• 上樣:不超過 2.5mg/mL,保留時間不低于 3min
• 清洗:Buffer A 清洗 3~5CV
• 洗脫:Buffer B 洗脫
Fig.4 親和層析圖譜
利用高分辨率去除殘留內毒素及痕量雜質,收率一般可達 80%。
Buffer A:0.4M NaCl-10mM EDTA-100mM Tris, pH7.5
Buffer B:1.0M NaCl-10mM EDTA-100mM Tris, pH7.5
樣品:親和洗脫液與 TE Buffer 進行 1:2 稀釋
層析過程:
• 堿洗:0.5M NaOH 2~3CV,靜置 15~30min
• 水洗:2~3CV
• 平衡:Buffer A 2~3CV,至 pH、Cond 平衡
• 上樣:不超過 2mg/mL,保留時間不低于 3min
• 清洗:Buffer A 清洗 3~5CV
• 洗脫:Buffer B 洗脫
Fig.5 陰離子交換層析圖譜
為方便質粒純化后實驗結果分析,博格隆推出 Ezscreen Bestarose 6HP 預裝柱,用于質粒定量分析。
Fig.6 質粒分析圖譜
相關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