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指紋圖譜臨床應用的指導原則
一、蛋白指紋圖譜在腫瘤早期篩查中的應用
臨床上有腫瘤家族史或癥象可疑者,特別是至少出現下述癥狀之一者都應立即進行蛋白指紋圖譜檢測,以期盡早發現癌癥。
☆ 原因不明的疼痛及體重減輕;
☆ 傷口長期不愈;
☆ 疣或黑痣發生明顯變化;
☆ 持續性消化不良、便血、血尿;
☆ 持續性嘶啞、干咳及吞咽困難;
☆ 月經期異常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后出血;
☆ 耳、鼻分泌物帶血、視覺障礙、聽力下降、常出現耳鳴現象;
☆ 出現腫塊或可觸及的硬結、硬變;
☆ 肝硬化患者;
☆ 疑有胚胎細胞腫瘤;
☆ 男性大于50歲的前列腺腺瘤患者;
☆ 疑有甲狀腺髓質癌或家族中出現過這類癌癥的患者。
對于蛋白指紋圖譜初次檢測結果陽性而未見任何異常的體檢對象,建議每隔三至六周復檢一次。
若復檢結果呈陰性,自然排除腫瘤的可能(可能是良性疾病的一過性升高)。
若連續三次呈持續陽性,應引起高度重視,詳細詢問病史和進行體格檢查,并結合定位蛋白指紋圖譜測定及各種影像學檢查,以便進行腫瘤定位。
持續陽性而一時查不出陽性體征者,應繼續跟蹤作定期復檢。還可結合受檢者腫瘤家族史和當地癌譜特點進行相關檢查,并適當進行預防性阻斷干預。
二、蛋白指紋圖譜在腫瘤療效判斷和監測中的應用
蛋白指紋圖譜對于判斷腫瘤治療(化療,放療和手術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蛋白指紋圖譜指標術前升高而于術后下降,是一個重要的預后指標;指標不下降或下降很少預示著腫瘤切除不完全或存在多發性腫瘤。如果治療完成后,盡管外科醫生和病理學家認為治療是R0切除或是影像檢查也未發現殘余的腫瘤,只要蛋白指紋圖譜的指標未下降到健康對照組的參考水平范圍內,就預示治療無效 。
蛋白指紋圖譜在腫瘤治療后經過一段時期一直處于正常水平,表明腫瘤已痊愈。蛋白指紋圖譜在腫瘤治療后恢復到正常水平后又再度升高,可能預示腫瘤復發和轉移。蛋白指紋圖譜在腫瘤治療后仍處于高水平或繼續升高,則表明治療效果不佳 。
治療監測期間,對蛋白指紋圖譜的首次檢測與復查間隔時間的設置應根據不同蛋白指紋圖譜的生物半衰期。例如,參照首次治療前水平可估計何時復查,以了解治療是否見效。因此,復查間隔時間不宜太短,否則將可能誤解為腫瘤未完全切除;但如果復查間隔太長,臨床將無法區分是腫瘤復發還是初次治療療效不佳。
三、蛋白指紋圖譜在腫瘤復發早期監測中的應用
蛋白指紋圖譜測定是外科手術切除后重要的非侵入性的監測指標。若手術后蛋白指紋圖譜正常,而腫瘤復發后有所增高,則增高的速度高度預示腫瘤的進展情況。
蛋白指紋圖譜指標的升高速度經常被用于評估腫瘤發展或轉移情況。臨床上應基于蛋白指紋圖譜指標的變化, 制定進一步詳細檢查的時間。如果蛋白指紋圖譜的指標維持在低水平或正常范圍內,沒必要進行其他非侵入性或昂貴的檢查,但如果蛋白指紋圖譜指標升高,則有必要進行上述檢查。對50%的病例來說,準確測定的蛋白指紋圖譜的指標將比其他檢查至少早10個月預示腫瘤的進展。
臨床上對腫瘤的治療監測可通過建立一個監測日程表來觀察各種標志物的動態變化,從而為一段時間內腫瘤的轉移和復發提供診斷依據。這不僅有利于治療,也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預后。由于對治療方案的從優選擇,使胚胎細胞腫瘤、卵巢癌和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受益匪淺。
在治療前蛋白指紋圖譜為陰性的腫瘤患者中,有可能存在蛋白指紋圖譜的抗原表達,因此推薦定時監測蛋白指紋圖譜,從而觀察疾病的進一步進展。
在腫瘤監測期間,標志物檢測的頻率取決于腫瘤的特性、所推薦的監測計劃以及蛋白指紋圖譜的指標或腫瘤活動的可能變化。
在惡性腫瘤的治療和病程的監測過程中,建議檢測兩種或多種蛋白指紋圖譜,以提高臨床敏感度。
四、關于蛋白指紋圖譜隨訪的推薦方案
對治療后的癌癥患者,應用蛋白指紋圖譜檢測,可監控癌癥的復發和轉移,檢測的時間可參照關于蛋白指紋圖譜隨訪的推薦方案:
術后或放、化療結束后第6周開始第1次復查;
3年間每3個月一次;3到5年間每半年1次;
5到7年間每年1次;
7年后可停止復查;
期間如發現升高,1月內再復檢1次,二次升高確證癌癥復發或轉移,約比臨床早3到13個月。及時追加治療,將有效延長病人生命。
五、關于蛋白指紋圖譜的檢測原則
治療前測定1-2次;
治療后第1次測定應在治療后的2~14天內;
治療后第1年和第2年,開始時每月1次,待蛋白指紋圖譜顯著降低后每3月1次;
治療后第3年到第5年,每年測定2次或每年1次;
治療后第6年起,每年測定1次。
六、良性和惡性疾病的鑒別原則
某些非腫瘤的良性疾病的某些蛋白指紋圖譜指標也會出現升高,如部分急性炎癥:肝炎、結核;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紅斑狼瘡、類風濕等;
蛋白指紋圖譜指標在動態觀察中一些良性、一過性升高者則會隨病情好轉而降至正常。相反,是腫瘤者不會下降或反而升高。這實際上是個逐步集中的過程。
鑒于我國國情,建議初次發現蛋白指紋圖譜檢測陽性者,每六周復查一次,若連續二次即十二周(三個月)保持陽性,應進行腫瘤的定位檢查。
隨訪辦法:至少在三個月內蛋白指紋圖譜指標已下降的病員,可自然排除腫瘤。
七、蛋白指紋圖譜檢測結果的影響因素
至今還未發現理想的、具有100%靈敏度和100%特異性的腫瘤標志。因為腫瘤標志不僅在發生癌變時產生,在正常的和良性情況下也有不同程度表達;腫瘤標志的產生還受到機體一些生物活性因子的影響;血標本的采集,儲存不當也會影響腫瘤標志測定的結果。因此,在腫瘤標志檢測中要注意假陽性和假陰性的問題。
若從采血到血清分離的間隔時間﹥60min, 蛋白指紋圖譜指標會從血小板中釋放而增高;
若皮膚接觸血樣本試管內壁可使蛋白指紋圖譜指標升高;
若樣本被唾液污染,將使蛋白指紋圖譜指標升高;
溶血可引起紅細胞釋放,而使蛋白指紋圖譜指標升高;
黃疸血樣本,會引起蛋白指紋圖譜的指標升高;
治療藥物,如高指標的二價或三價金屬離子、嘌呤類、吲哚和胍類(硝酸異山梨酯,鹽酸維拉帕米)、維生素C、順鉑(抗腫瘤藥)、絲裂霉素(抗腫瘤抗生素)、雌二醇、表柔比星(抗生素類藥),這些藥物可引起蛋白指紋圖譜水平的假性上升;
接受鼠免疫球蛋白作為免疫閃爍顯像診斷或免疫治療的患者體內會產生人抗鼠免疫球蛋白抗體(HAMA)。這些嗜異性抗免疫球蛋白抗體也可出現于接受所謂的新鮮細胞治療的患者體內,從而使蛋白指紋圖譜的水平假性升高。
年齡對蛋白指紋圖譜的指標有顯著影響,一項研究報道,通過檢測66~99歲健康個體的蛋白指紋圖譜指標,發現至少10%的個體有一種蛋白指紋圖譜指標出現升高。
引起假陽性的因素
– 有些良性疾病,如炎癥疾病會使一些腫瘤標志表達增加;
– 有一些生理變化,如妊娠時和月經;
– 在腫瘤手術治療、化療和放療過程中,由于腫瘤組織受到破壞或腫瘤壞死時某種腫瘤標志物的產生增加,從而影響蛋白指紋圖譜的測定,造成假陽性;
– 某些治療藥物影響;
– 標本采集或處理不當,如:溶血、黃疸等。
引起假陰性的因素
– 產生腫瘤標志的腫瘤細胞數目少;
– 細胞或數目表面被封閉;
– 機體體液中一些抗體與蛋白指紋圖譜(腫瘤抗原)形成免疫復合物;
– 腫瘤組織本身血循環差,其所產生蛋白指紋圖譜不能分泌到外周血 。
案例1
國際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蛋白指紋圖譜(SELDI)以前所未有的精確度來診斷卵巢癌
從手指取少量血液,應用目前全球最先進的蛋白指紋圖譜SELDI蛋白質芯片,在30分鐘之內就可以知道是否患有卵巢癌。國際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發表了美國FDA和國立癌癥研究所(NCI)的這一研究結果。專家指出,通過相關蛋白質芯片系統技術,可以使早期卵巢癌的診斷準確率達到95%,陽性預測率達到94%。這表明,卵巢癌等惡性腫瘤細胞在形成的初期就有可能被識別出來。
據統計,約有80%的卵巢癌病人被發現時已屬中晚期,目前普遍使用的診斷方法,即相關腫瘤抗原檢測加上超聲檢查等對于卵巢癌的陽性預測值只有20%左右。
目前診斷卵巢癌最知名的生物標記--腫瘤抗原125(CAI25)具有局限性。卵巢癌往 往是在晚期和轉移后才被發現。在晚期的卵巢癌中,80%的CA125水平不正常,然而,這一點在臨床上應用價值有限,因為晚期的卵巢癌治療臨床療效不好。五年存活率只有35%。醫生需要的是在卵巢癌的早期當癌細胞局限于卵巢時能給予他們提示的生物標記,這時候,手術就能治愈90%的患者。然而,不幸的是,只有60%的早期卵巢癌的CA125的水平是異常的。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在116份血清樣本的試驗組中,蛋白指紋圖譜發現的五種蛋白模式正確地確認了所有的18個Ⅰ期卵巢癌,預測出了樣品中所有的卵巢癌病例,惡性組包括了卵染上皮癌的所有亞型。唯一遺憾的是,它所預測出的66個病例中有3個患者是非惡性的,非惡性組包括了可能的假陽性,良性機能紊亂,例如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總的來說,蛋白指紋圖預測成功率是94%(50/53),而CA125只有35%。
卵巢癌指紋發現的不僅僅是血清中的五種蛋白,而且顯示了它們之間成比例的數量關系。蛋白指紋圖譜根據分子量和電荷來分離蛋白質。蛋白指紋圖譜的結果分析顯示了血樣本中大約有15200種血清蛋白和多肽。峰的高度顯示了血清中蛋白的相應豐度。如果已知需檢測的蛋白SELDI分析一個血清樣本的指紋圖只需30分鐘。所以,對于通過血清中的蛋白模式來確定是否有卵巢癌,蛋白指紋圖譜的速度和成本效率是非常理想的。
Use of proteomic patterns in serum to identify ovarian cancer
Lancet, 2002, 359(9306):572-577.
案例2
美國腫瘤權威雜志《癌癥研究》:蛋白指紋圖譜(SELDI)可以檢測出前列腺癌5年前形成的蛋白指紋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常見的男性泌尿系腫瘤之一,早期診斷與治療是降低患者死亡率、延長生存時間最有效的方法。在PCa的發生過程中,細胞惡變前后所表達的蛋白質譜發生了變化。
利用蛋白指紋圖譜對以病理確診的45例前列腺癌和4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檢測,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檢測血清PSA,對所得差異蛋白聯合PSA進行分析。結果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檢測到9個差異蛋白(P〈0.01),前列腺癌患者差異蛋白7個高表達,2個低表達。聯合相對分子質量3771.14和4481.59兩個差異蛋白診斷前列腺癌,其敏感性為96.39%,特異性為92.63%。3771.14蛋白與血清PSA診斷前列腺癌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通過蛋白指紋圖譜技術可以篩選出前列腺癌的特異性標志蛋白。多個差異蛋白聯合檢測可以提高前列腺癌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聯合3771.14蛋白與血清PSA可以更好地早期診斷前列腺癌。
通過檢測患者5年前的血清,發現3771.14蛋白在前列腺癌患者細胞惡變前就已經出現了表達。通過蛋白指紋圖譜技術可以檢測出前列腺癌5-10年前形成的蛋白指紋,比CT及核磁成像更能準確而且早期診斷腫瘤,并為早期治愈腫瘤提供了可能。
Serum Protein Fingerprinting Coupled with a Pattern-matching Algorithm Distinguishes Prostate Cancer from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and Healthy Men
Cancer Resraech,2002,62:3609-3614
案例3
英國著名雜志《Nature》:蛋白指紋圖譜(SELDI)繪制“癌癥指紋(cancer signature)”
人類基因組序列草圖完成后,生命科學進入了“后基因組時代”,研究的重點轉向了對復雜的蛋白質功能的研究。蛋白質是基因表達的最終產物,器官組織的生理狀態變化會引起血清蛋白質組的改變,因此對蛋白質和蛋白質組學進行研究可以直接獲取疾病的特征性標志。
由于人血清是一個蛋白質相當豐富并不斷變化的系統,單一的血清腫瘤標記物難以真正反溯到相關的細胞組織,而發現一組與特定組織癌變相關的血清蛋白質(多參數標記物)則是更有效的途徑,這也就是所謂的“癌癥指紋(cancer signature)”。
而高通量的蛋白指紋圖譜--表面增強激光解吸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技術(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質譜技術的出現使得繪制“癌癥指紋”變成了現實。目前利用SELDI技術發現腫瘤的特殊生物學標記,對于腫瘤的早期診斷具有獨特的優勢和重要的意義,在多種腫瘤的臨床應用中顯示出非常顯著的效果。
Proteomics delivers on promise of cancer biomarkers
Nature Med, 2003, 9(8):980.
案例4
美國著名雜志的《Science》:蛋白指紋圖譜發現艾滋病蛋白抑制劑
科學家16年前就發現,非洲有2%~3%的人感染HIV后不會發展為艾滋病,但是什么物質阻止了HIV在體內的復制一直不得而知。著名艾滋病雞尾酒療法創立者何大一教授借助蛋白指紋圖譜SELDI技術,通過比較來自艾滋病患者、感染HIV但長期存活者和正常人的CD8 T淋巴細胞的培養上清液,發現在免疫系統維持于相對正常水平的HIV感染的長期存活者中,存在一組蛋白質(分別為防御素1、a-防御素2和防御素3)水平的特異性升高。證明用特異性抗體將防御素從培養液中去除,能有效抑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增殖。Defensin1、2、3三種蛋白對艾滋病有抑制作用,這是常人體內沒有的蛋白質。并成功研制出艾滋病蛋白抑制劑。此外,蛋白指紋圖譜技術參加了2003年抗擊非典的斗爭,短短數月即發現了SARS 感染病人的血清蛋白指紋圖譜,應用SARS病人特異的四個蛋白指紋譜峰建立了SARS早期診斷模型。該成果于2004年通過了北京市科委科學成果鑒定,并申請了中國和美國專利。該項研究的文章發表在2005年1月的《Clinical Chemistry》雜志上。
Contribution of Human _-Defensin 1,2, and 3 to the Anti–HIV-1 Activity
of CD8 Antiviral Factor
Science ,2002 ,298:995–1000
Proteomic Fingerprints for Potential Application to Early Diagnosis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Clinical Chemistry,2005,51,1: 56–64
案例5
北京協和醫院:蛋白指紋圖譜早期診斷腎癌
早期腎癌(RCC)常無明顯癥狀,且無臨床實用的腫瘤標記物,常延誤診斷。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北京協和醫院泌尿外科李漢忠主任指導下在對66名RCC患者進行了蛋白指紋圖譜檢測,共有7個蛋白存在明顯差異,分子質量分別為3190、3931、4040、4100、4131、4295和5473(p<0.01),診斷的敏感性為88%,特異性為91%。當患者血清內蛋白3190強度高于12.487或蛋白3931強度高于3.872時,則可明確診斷出I期腎癌患者,做到早期診斷。這兩個蛋白為平滑肌蛋白和碳酸酐酶-I。
血清蛋白指紋圖譜在腎癌診斷中的應用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8):527-529
案例6
武漢同濟醫院:蛋白指紋圖譜監測腎移植排斥反應
腎移植排斥反應目前主要依靠腎活檢。但這種創傷性檢查有一定的危險性和應用的局限性。現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移植研究所周平主任用蛋白指紋圖譜技術對腎移植患者進行尿液檢測,可無創性、24 h不問斷地監測病情變化,鑒定 急性,腎移植排斥反應,其準確率高達91%~94%。這對腎移植后免疫抑制劑用量的調整、并發癥與療效判斷有重大意義,也將對其他移植(肝、心)技術的精密組織配型、療效判斷、并發癥等提供重要臨床參考。
案例7
《健康報》“蛋白指紋圖譜技術”:更早發現腫瘤
蛋白指紋圖譜技術是隨著蛋白質組學興起出現的一種技術,一經推出便成為醫學界的熱點,該技術能直接檢出過去無法測定的大量低豐度蛋白,大大提高蛋白質檢出率,是診斷學歷史上繼酶學方法、免疫方法后的第三個新平臺,給目前醫學診斷學帶來了革命性變化。蛋白質指紋圖譜適用于各種疾病特異性蛋白指紋的識別與判斷,具有快速、簡便、準確及特異性強等特點。據權威報道,利用蛋白指紋圖診斷多種腫瘤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超過80%,大大優于目前臨床常用的腫瘤標志,該技術比CT、核磁更早發現腫瘤,從而使腫瘤的早期診斷、治療成為可能。據悉,蛋白指紋圖譜已在國內15至20家著名機構聯合建立了中國所有腫瘤的蛋白指紋庫。
案例8
《哈爾濱日報》準確檢測癌癥只需一滴血
本報訊(記者 吳天飛)通過繪制檢查者的蛋白質指紋圖譜,即可獲知其患有何種癌癥。
據該哈醫大腫瘤防治研究所杜杰介紹,CT、MR等影像學檢測為癌癥檢測首代技術,需患者腫瘤發展到一定程度方可確診;血清免疫蛋白質檢測為第二代技術,在癌癥初期可發現,但確定何種癌癥仍需影像技術輔助,且準確率僅為35%。蛋白質指紋圖譜檢測為新一代技術,它通過儀器采集檢查者的一滴血,提取其血清蛋白繪制指紋圖譜,如圖譜在某一區域出現峰值,則表明檢查者相對應的器官癌變。該方法準確率為95%至98%。
案例9
《北京晚報》蛋白質指紋圖譜“破譯”癌癥-測定準確率90%以上
本報訊(通訊員張吉吉 記者賈曉宏)通過對蛋白質不同片斷的變異情況檢測,可以達到90%以上的準確率并提前3年至5年,對人體不同類型腫瘤或其他疾病進行預警。
專家介紹,癌癥發生是一個較長的過程,早在人體某部位發生癌變前的數年前,人體內的多種蛋白質構成就已經發生改變。但在目前的國內臨床腫瘤檢測中,大都只采取某一種蛋白質標記物,所以導致檢測的陽性率較低。而蛋白質指紋圖譜是近年來國際上興起的一種新技術,可以針對人體多種蛋白質進行測定,繪制出專屬蛋白質的“指紋”圖譜,大大提高了癌癥診斷的陽性率。比如10個有可能發生卵巢癌的人中,一般只有3個會被目前臨床采用的方法檢測出來,陽性率為30%。而通過蛋白質指紋圖譜,這個準確率可達98%。蛋白質指紋圖譜檢測的敏感性可達90%以上,可以提前3年至5年就發現一些變異的基因,從而為患者作出及時的腫瘤預警。
據解放軍306醫院病理科主任張建中博士介紹,當前中國人患惡性腫瘤死亡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是發現不及時,而蛋白質指紋圖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案例10
《健康報》蛋白質指紋圖譜可更早查出疾病
本報訊(記者張荔子)4月21日,蛋白質指紋圖譜技術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該技術在國際上的最新進展是,可以通過一個蛋白不同片段的變異,測出不同類型腫瘤或其他疾病,具有快速、簡便、準確及特異性強等特點。蛋白質指紋圖譜技術標志著一種劃時代的診斷模式誕生。
蛋白質指紋圖譜技術是隨著蛋白質組學興起的一種新技術,用于各種疾病特異性蛋白指紋的識別和判斷,可以直接檢測不經處理的尿液、血液或細胞裂解液等。例如傳統的卵巢癌腫瘤標志物CA-125的診斷準確率約25%,而蛋白質指紋圖譜技術的準確率可達100%,較CT、MRI更早發現腫瘤,使腫瘤的早診斷、早治療成為可能。該技術于上世紀末在美國發明并應用于臨床,目前美國已用開發出的卵巢癌蛋白質指紋圖譜開展對卵巢癌的篩查。
案例11
《健康報》蛋白指紋圖譜給人類帶來什么
幾年前,我國“973”規劃《惡性腫瘤的發生與發展基礎研究》首席科學家程書鈞教授說過,腫瘤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能在CT、MRI下觀察到的占位性病變已算不上最早期,當然也不是治療的最佳時期。他提出應該從細胞生物學角度看癌變,將腫瘤扼殺在細胞萌芽期。但又有誰能如此明察秋毫呢?近來,蛋白指紋圖譜技(SELDI)展現一種快速、簡便、準確、特異性強的診斷技術正向人類走來。
一種劃時代的診斷模式誕生蛋白指紋圖譜技術有多神奇?隨著人類基因組測序的完成,人類擁有了解碼生命本質的鑰匙。但人類基因只有3萬個左右,大大少于預期數量,這與人類千變萬化的個體差異及 疾病表現不相匹配。實際上,生命的萬千景象是通過基因的產物蛋白質表現出來的,人類的蛋白質數量約有10萬多個。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蛋白質中極其豐富的信息對于理解人體的生理病理活動、檢測疾病的發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上世紀末,美國科學家經過10年不懈的努力,發明了一種十分有效的疾病早期診斷方法,這就是蛋白指紋圖譜技術。SELDI不同于只能針對單一指標進行分析的傳統檢驗技術,它是通過對蛋白質動態的分析,探索疾病早期最微小的指標和征兆,絕不會使大量疾病相關信息擦肩而過。以腫瘤為例,一個腫瘤細胞長成腫瘤大約需要10~15年時間。盡管目前有巴氏涂片、隱血試驗、食道拉網、計算機斷層掃描、超聲診斷等很多早期篩查方法,但敏感性和特異性平均不到60%。據美國權威雜志《腫瘤研究》報道,蛋白指紋圖譜技術可以測出前列腺癌形成5年前的蛋白指紋。因為腫瘤標志物較敏感,當腫瘤細胞數達到數千萬個時,就可從血清、尿液中檢測到蛋白質、酶或癌基因等生化變化。
擁有個人生命光盤不再是夢想蛋白指紋究竟是什么概念?就像每個人的指紋不同于他人一樣,每種疾病的特定蛋白質表達物也不一樣,稱之為指紋圖譜是種形象比喻。蛋白指紋圖譜技術是由蛋白質芯片及分析儀器—表面加強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兩部分組成,可以將病人血清中蛋白質成分的變化記錄下來,繪制成蛋白指紋質譜圖,并顯示樣品中各種蛋白的分子量、含量等信息。將這張圖譜與正常人、某種疾病病人的譜圖,或基因庫中的譜圖進行對照,就能最終發現和捕獲新的特異性相關蛋白及其特征,整個測定一般幾十分鐘就全部完成。
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各種疾病的特殊標志分子,發現一個蛋白不同片段變異是不同類型腫瘤或其他疾病的標志。因此,這一技術有望為疾病的診斷、治療和藥物開發帶來突破性進展。今年,美國已經將這項技術用于卵巢癌的篩查,準確率達100%。已有89種疾病可以通過這種技術檢測出來,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腫瘤;心肌梗死、高血壓、急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SARS、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抑郁癥、早老性癡呆等神經精神病學;還有糖尿病、地中海貧血等其他疾病。人在一生中的蛋白指紋圖譜處于動態的不斷變化過程,通過這項技術,將來人們有可能擁有自己的生命光盤,記錄下個人有生以來不同階段的蛋白指紋圖譜,從分子水平了解并觀察自己的生理變化,或作為治療前后的比對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