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疫苗行業協會、中國藥學會生物藥品與質量研究專業委員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生物制品分會、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疫苗專業委員會、中國微生物學會生物制品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生物制品年會(CBioPC)”于2023年4月12日在珠海盛大開幕,各級政府部門、監管機構、行業協會、國內外生物醫藥領域與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共8000余人出席會議。
01 開幕式
大會邀請了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專家學者及優秀青年科學家到會報告。大會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產業交流及行業交流活動,旨在全方位展示我國生物醫藥前沿進展及創新性成果,宣傳我國生物醫藥領域政策,引導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向生物醫藥領域聚集,推進金融與產業、科研與應用、政府與企業有效對接,帶動生物醫藥領域產業協同發展,聚焦生物醫藥領域發展態勢與未來趨勢,促進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壯大。
4月12日下午13:30,伴隨著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大會拉開帷幕,中國疫苗行業協會會長封多佳主持開幕式。封多佳會長指出,本次會議的宗旨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總結中國生物制品行業在防控新冠疫情過程中獲得的歷史性的成就和寶貴經驗,冷靜分析“乙類乙管”新形勢下的各種疫情和病情走勢,緊盯老百姓在健康安全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明確行業發展的使命擔當,動員各協會組織的會員和社會各界資源,更加積極主動地投身于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的偉大歷史行程中,加快推進中國生物制品事業早日實現“世界一流,服務全球”的大國責任目標,讓“中國生物”成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中閃亮的名片。
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封多佳會長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王孝洋副司長、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傳染病防控司賀青華一級巡視員、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總監/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李波院長、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志豪先生分別致辭,對于中國生物制品年會在促進行業交流,助力行業發展中的作用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對于第二十二屆中國生物制品年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王孝洋副司長致辭
王孝洋副司長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的醫藥行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在三年抗疫期間,我國醫藥工業展現出了突出的應急保障能力、良好的產業基礎優勢和優異的全行業、全鏈條協作能力,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奠定了堅實的供給基礎,提供了醫療物資保障。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醫藥工業處于產業格局深度重塑、加快實現創新驅動轉型的關鍵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醫藥工業發展,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促進生物技術健康發展,在尊重科學、嚴格監管、依法依規、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進生物醫藥等領域產業化應用。
王孝洋副司長就下一步的相關工作重點作出介紹:一是堅持把創新作為永恒動力,著力加快醫藥產品創新和產業化技術突破;二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著力提升醫藥工業產業鏈的穩定性與競爭力,堅持穩定可控、安全高效,發揮好政府引導和企業市場主體作用;三是堅持更好地滿足國家戰略要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著力增強醫藥工業供應保障能力,鞏固抗擊疫情斗爭的重大戰略成果,樹立總結應急醫療物資供應保障的相關經驗,進一步完善醫療藥品等醫療物資的供應保障體系,更好統籌應急保障與常態化保障,強化重點產品的保障建設,提高保障質量和水平;四是堅持走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道路,著力推動醫藥能力系統升級,深入實施醫藥工業質量提升行動,支持企業升級應用先進制造技術和裝備。希望各位專家在本次大會上集思廣益,為推動中國醫藥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傳染病防控司賀青華一級巡視員致辭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傳染病防控司賀青華一級巡視員指出:新冠疫情發生三年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對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生產、供應環節進行了全方位的統籌部署。截至目前,全國新冠疫苗接種總劑次已超過34億,覆蓋人群超過13億,我國已向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組織供應超過22億劑次新冠疫苗。這一切充分彰顯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充分體現了疫苗研發、生產、接種的各行各業通力全心、銳意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同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大國風范,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賀青華一級巡視員就做好生物制品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把做好生物制品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高度來體現;二是把做好生物制品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高度來體現;三是做好生物制品的各方面工作,這也是黨的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的必然要求。期待本次的會議成果能盡快轉化為新技術、新產品,盡快推廣使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生物制品,特別是疫苗產業高質量發展,整體提升重大疾病防控的科技支撐能力,加大核心和重磅生物技術科技支撐的力度,積極推動健康產業發展,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作出我們的貢獻。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總監、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李波院長致辭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總監、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李波院長指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的道路,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標志,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嚴格食品、藥品、疫苗的監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政府工作決策部署,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健全生物安全監管預警防控體系,提高重大疫情早發現的能力,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深入開展健康中國行動和愛國衛生運動,是全體醫藥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李波院長強調,要繼續健全藥品質量監管體系,加強監管法規制度體系的建設。根據《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加快配套規章制度的制訂與修訂,同時加強對疫苗等高風險品種新上市的產品、國家集采重選產品的檢查和核查,推進數字化智慧監管,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希望生物醫藥行業領域的企業繼續群策群力、盡力而為,同有關部門一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扎實、穩妥推動生物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志豪先生致辭
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志豪先生指出:在過去三年的疫情防控中,我們地方政府充分認識到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它對于人類是有創傷的,無論是生命、健康還是精神層面,過去三年人類與病毒的斗爭篤定是一場戰爭,這三年最不容易的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奮戰,最終我們贏得了持續三年戰爭的勝利。在此特別感謝在座的各位院士、專家教授和企業家們,你們在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領域的重要科研成果,有力地支持了我們地方的疫情防控工作,幫助全社會降低風險、抵御病毒的侵害,讓我們能夠更健康、更安全。
黃志豪先生強調,中國生物制品年會作為國內生物醫藥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學術會議,2016年、2020年兩次在珠海成功舉辦,今年是第三次,這是我們珠海的榮幸。我們將利用好港珠澳大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重大平臺,把珠海打造成為幫助企業放大亮點、成就夢想的好地方。我們也真誠歡迎各位院士、專家把更多的科研成果放到珠海轉化,歡迎各位企業家在珠海投資興業,我們將以打造珠海政府服務品牌為引領,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務保障。
02 主會場
中國工程院王軍志院士主持大會報告

張云濤研究員主持大會報告
開幕式后,大會主題報告由中國工程院王軍志院士、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張云濤研究員主持。中國科學院鄧子新院士、中國科學院魏于全院士、中國科學院王福生院士、中國工程院劉良院士、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鐘南山院士分別就以合成生物學撬動大健康科技的顛覆性創新、新冠疫苗研發的新技術進展、重大傳染病細胞治療研究進展、新冠疫情下提高我國生物安全科技支撐能力的思考和探索、從“非典”至“新冠”——抗擊冠狀病毒的二十年做了精彩紛呈的主題報告,全體參會人員受益匪淺,報告期間現場掌聲不斷。
中國科學院鄧子新院士就《以合成生物學撬動大健康科技的顛覆性創新》進行了分享

中國科學院魏于全院士就《新冠疫苗研發的新技術進展》進行了分享

中國科學院王福生院士就《重大傳染病細胞治療研究進展》進行了分享

中國工程院劉良院士就《新冠疫情下提高我國生物安全科技支撐能力的思考和探索》進行了分享

中國工程院鐘南山院士就《從“非典”至“新冠”——抗擊冠狀病毒的二十年》做視頻分享
本屆生物制品年會邀請了生物醫藥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并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專家學者及優秀青年科學家,圍繞生物醫藥前沿技術設置主會場,并開設疫苗研發與質量論壇、重組治療性生物制品論壇、細胞治療與基因治療論壇、預防接種高峰論壇、血液制品論壇、生物制藥工程技術論壇、數據驅動的生物醫藥研發策略論壇、第四屆中國疫苗創新論壇暨疫苗臨床研究分論壇、疫苗免疫檢測技術論壇、生物制藥設備與材料創新論壇、動物致傷防治論壇、疫苗國際合作生態研討論壇、人工智能與數字化技術賦能生物制藥論壇、科技論文獎青年論壇等14個分論壇,組織近200場學術報告,開展豐富多彩的學術交流、產業交流及行業交流活動,旨在全方位展示我國生物醫藥前沿進展及創新性成果,宣傳我國生物醫藥領域政策,引導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向生物醫藥領域聚集,推進金融與產業、科研與應用、政府與企業有效對接,帶動生物醫藥領域產業協同發展,聚焦生物醫藥領域發展態勢與未來趨勢,促進生物醫藥行業發展壯大。
03 大會現場
04 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最新會議信息
會議日程

圖片直播

下載大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