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專場 | ||
09:00-09:30 | 開幕致辭 | 趙國屏,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09:30-10:00 | 調控腸道微生態增強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研究發現 | 秦環龍,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院長 |
10:00-10:30 | 腸道菌群研究中的連環七問與多組學 | 舒烈波,鹿明生物創始人/總經理 |
10:30-11:00 | 茶歇 | |
11:00-11:30 | 治療2型糖尿病的腸道微生物多組學研究與轉化 | 趙立平,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微生物學特聘教授 |
消化代謝疾病與腸道微生物組學研究及醫學轉化(FMT/診斷) | ||
11:30-12:00 | NASH-微生物相互作用關系研究與臨床轉化研究 | 吳健,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雙聘教授 |
12:00-12:30 | 腸道微生組學與肝硬化疾病的關系研究 | 陸倫根,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12:30-13:30 | 午餐 | |
13:30-14:00 | 基于腸道菌群改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無創診斷與干預對策 | 范建高,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14:00-14:30 | FMT在IBD炎性腸病中的臨床實踐 | 吳堅炯, 上海交通大學炎癥性腸病診治中心主任 |
14:30-15:00 | 糞菌移植中兩種制菌方法的探討和展望 | 勾振輝,奇輝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 |
15:00-15:30 | 茶歇 | |
15:30-16:00 | 腸道菌群移植與晚期結直腸癌的治療方向 | 陳永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腫瘤中心腫瘤學教授、主任醫師 |
16:00-16:30 | 基于代謝組學技術下的腸道菌群相關血清代謝物腸癌早篩產品研發 | |
16:30-17:00 | 腸道微生物多組學在腫瘤免疫精準醫療中的研究與轉化 | 劉杰,復旦大學消化病研究所所長,附屬華山醫院消化科主任;復旦大學免疫學系教授 |
17:00-17:30 | 腸道微生態與消化代謝物參與結腸炎的發病的臨床研究 | 劉占舉,同濟大學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主任醫師 |
09:00-09:30 | 洗滌菌群移植治療自閉癥的臨床療效分析 | 何興祥,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教授、醫院黨委書記 |
09:30-10:00 | 腸道菌群與抗腫瘤藥物治療 | 李蘇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營養與代謝治療科(西區)主任、腫瘤化療科主任 |
加速腸道微生態治療藥物研發與產業化 | ||
10:00-10:30 | 腸道微生物組研究與產業最新前沿動態 | 藍燦輝,熱心腸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 |
10:30-11:00 | 茶歇 | |
11:00-11:30 | 細菌作為靶向性抗腫瘤活體生物藥物的研究 | 華子春,南京大學生科院教授、中國藥科大學生物藥物學院院長 |
11:30-12:00 | 新型口服微生態制劑及應用 | 劉盡堯,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研究員 |
12:00-12:30 | 靶向精神類疾病的腸道微生態治療藥物研發與產業化 | 段云峰,北京華元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 |
12:30-13:30 | 午餐 | |
13:30-14:00 | 調節腸道微生態小分子藥物的新藥發現與臨床開發 | 馬振坤,丹諾醫藥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 |
14:00-14:30 | 腸菌移植藥物的 IND 申報經驗分享 | 譚驗,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聯合創始人 |
14:30-15:15 | 腸道微生物群作為免疫治療的新靶點 | 朱永亮,普瑞森基因董事長、首席科學家 |
15:15-15:45 | 茶歇 | |
15:45-16:15 | 圓桌討論:中國如何加快完善微生態制藥產業鏈與國際接軌? | 柳丹,鼎暉VGC(創新與成長基金)合伙人 向斌,和度生物 CEO 馬振坤,丹諾醫藥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 譚驗,深圳未知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聯合創始人 朱永亮,普瑞森基因董事長、首席科學家 |
16:15-16:45 | 國際案例分享:腸道微生物治療從科研走向產業化的關鍵因素 Critical factors for successful developing microbiome research into commercially viable novel drugs | Dr. Alex Stevenson, 4D Pharma CSO |
![]() |
![]() |
掃碼添加小助手 獲取議程及活動詳情 |
掃碼查看官網 注冊倒計時9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