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專稿:海門實驗室耗材生產基地十年回訪
--準確定位產品價值 占領特定細分市場
近年來,隨著全球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內,國際實驗耗材的市場急劇擴大,催生了國內眾多的實驗耗材生產廠商。生命科學實驗室耗材產業作為一個市場廣闊,品種眾多,進入門檻較低的細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事實上,看似普通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科技含量卻不低,由此導致市面上的實驗室耗材產品分層明顯,品質隨市場價格高低而不等。約十年前,中國生物器材網就曾前往被稱為“耗材之鄉”的海門實地考察耗材生產情況,如今時隔近十年,我們又重新回訪當年的一些企業,探尋他們的發展之路。
2016年4月,生物器材網一行四人踏上了春暖花開的海門大地。為了能夠真實反映當地耗材產業的發展情況,我們盡量選取曾經拜訪過的廠家進行回訪。在兩天的時間內先后走訪7家企業,分別是:萊博瑞克、優耐特、江海、世泰、博陽、如意、興亞,從這些代表性企業的變化看海門耗材產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站在行業巨頭的高度 打造可持續性發展未來
代表企業:世泰
在海門耗材產業龐大的企業大軍中,最大的領軍企業當屬江蘇世泰實驗器材有限公司。公司始創于1996年,年產值突破2億大關,現已發展成為中國實驗室耗材行業最具實力和規模的企業之一。世泰公司生產中心落戶在海門,目前,其營銷中心設立于南京。公司仍以占據銷售額半壁江山的顯微鏡載玻片和蓋玻片產品為重心,其載玻片產品已成為世界第二大供應商。世泰涵蓋十幾條產品線,近兩年開始涉足實驗室通用耗材,形成更為完整的產品體系。世泰產品出口至包括歐盟、北美、日本在內的超過70個國家和地區,外銷份額約占據公司產值的80%。回顧這十年的時間,世泰的生產規模倍數級成長,海內外銷售網絡初步建成,世泰品牌被越來越多的專業客戶所認知。
世泰公司總經理孫利先生自信滿滿地表示,世泰無論是在產值或是品質上都遠遠高于海門其他的耗材生產商。其完善的公司體制,卓越的品質管理體系完全不同于海門本土的家族企業。站在行業巨頭的高度,打造可持續性發展未來是世泰的企業和社會責任。
世泰公司十年前后對比圖
以前:

現在:
開發中高端產品線 走出轉型陣痛期
代表企業:優耐特
海門耗材質量差價格低的形象已經在很多用戶心目中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海門制造”甚至一度成為“低端耗材”的代名詞。長久以來,采購海門耗材的客戶絕大多數是被較低廉的銷售價格優勢吸引,這也造成海門耗材產業內部消耗嚴重,陷入價格戰的困局。單個產品利潤不斷下降,直接影響到早期一批以經銷為主的本地個體銷售隊伍,從鼎盛時期的300人規模到現在已經銳減約一半。
海門市優耐特實驗器材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岳先生受訪時表示,“海門的耗材產業正面臨市場調整的關鍵時刻,必須開發中高端產品來贏得新的用戶。我們已經在著手進行公司轉型,雖是需要經過一段轉型陣痛期,但我們已經在今年初逐步走出最困難的時期。優耐特全新的疊裝吸頭即將上市,針對某些國產品牌移液器的適配性尤為優異,目前海門尚無同類產品。”當天,楊總帶領本站編輯參觀位于海門科技園內在建的優耐特潔凈車間,新的生產車間嚴格按照GMP標準建設,同時,新車間將更加的智能化,更多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會替代傳統的人工操作。2016年內建成后將投產于優耐特公司的中高端產品線,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
作為海門耗材產業較早的一批先驅者,楊岳先生已然對公司的未來做好了規劃,優耐特目前仍在進行新產品開發,比如質粒DNA試劑盒、小型金屬浴等,期望在不久的將來打造出產品豐富,多元化的品牌形象。
優耐特公司十年前后對比圖
以前:

現在:

內銷與外貿并重 抓住擴大生產的機遇
代表企業:萊博瑞克
經過十年時間的發展和變遷,初期海門的小規模耗材生產企業中有3-4家顯著成長,這些發展較好的企業年銷售額已經突破千萬級別,海門市萊博瑞克實驗器材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家代表性企業。
萊博瑞克總經理陸宏先生欣喜地告訴我們,公司接到的訂單源源不斷,年銷售額超過兩千萬。通過多年積攢的口碑效應十分明顯,慕名而來參觀工廠的客戶絡繹不絕,外貿業務占到公司銷售額很大一部分。開模量多,產品線豐富是萊博瑞克量產的優勢,公司的發展逐步趨于穩定。陸宏先生說到,“現在公司遇到的瓶頸是生產能力飽和,無法承接更多的訂單,還需要購置新的注塑機擴大生產規模。”本站編輯注意到,萊博瑞克的成品倉庫有很多為外貿公司貼牌的耗材產品,價優量大是這類代表性企業的共同特點。銷售渠道和產品線已經成熟,在未來的5-10年如何利用現有優勢再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將是他們面臨的巨大考驗。
萊博瑞克十年前后對比圖
以前:

現在:

傳統家族型中小企業 觀望市場穩步發展
代表企業:江海、博陽、興亞
據了解,目前海門的實驗室耗材生產商大約有四十余家,在這個隊伍中存在著一個龐大的傳統家族型小企業群體。在本站編輯走訪的廠家中,這類家族型企業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他們共同的特點是訂單量飽滿,產品線穩定,較安于現狀。家族經營的特點在于成本較低,技術含量相對不高,在產品上很難有質的突破,因此他們承擔著國內大多數低端耗材的需求市場。雖然在產品質量上很難與國外品牌或者其他國內高端品牌相比較,但海門人的聰明干勁在他們的身上都有明顯的體現。
在我們十年后的回訪中也明顯能觀察到:一方面,中小企業無論是在生產場地面積、還是注塑機數量上都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產品利潤的一再被擠壓縮水,小規模生產商中有一部分已經開始逐漸走向直銷和渠道并存的模式。家族企業新生代的接班人更會充分利用發達的網絡和通訊條件,網上銷售的模式初步顯現,由工廠針對終端用戶直接銷售的模式或將成為海門耗材市場一種新的業態。
江海十年前后對比圖
以前:

現在:

其他代表性企業:

新一輪產品重組 后起之秀或將躋身耗材行業
代表企業:如意
海門當地的制造企業中還有一類以不銹鋼、亞克力、或者玻璃為原料的實驗室用品生產商,以海門如意為其中的代表,本站編輯專程走訪并了解他們的生存和發展情況。
隨著精準醫療和樣本庫的興起,海門如意生產的凍存架系列產品迎來了市場的春天。如意公司的龔小峰經理介紹到,公司在由他接班管理后在產品開發工藝上有很大的提高,例如,焊接工藝從傳統的手工焊制轉變為機器焊接。他始終將提高產品品質作為重要的目標,努力縮小與國外同類產品的差距。他作為新生代的企業接班人還肩負著拓展市場銷售的重任,嘗試多渠道的推廣模式,以及新媒體的營銷是他目前很重要的工作內容。同時,拓展產品線也是他的努力方向之一,也許他會考慮將和凍存相關的一次性實驗耗材納入如意公司的產品線。我們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具備更先進的管理和營銷知識的新一代家族企業主或將躋身海門的耗材產業大軍。

結語:為期兩天短短的實地走訪中,我們見證了十年來海門耗材生產商由雜亂的小規模家庭作坊,業已發展為如今初具規模的中小型企業,幾乎所有我們到訪的各企業廠房面積和生產規模都擴大了數倍,訂單飽滿,大多數企業已經呈現飽和狀態,這也印證了目前中國和海外市場對于低價耗材的需求量仍然相當巨大。但我們也隱隱擔憂他們未來5-10年的發展之路,是打破“低價低端耗材”的形象,完成一次華麗的市場轉型?或是仍沿襲以往的低價薄利銷售方式,進一步提高產值產能?相信精明能干的海門人會做出他們的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