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ml /(kg·h)
M =mg /(kg·h)
M =U/(kg·h)
內毒素限值公式中的分母 “M ”為人用每千克體重每小時的最大供試品劑量,其計算需考慮目標患者群體的體重、給藥劑量及給藥時間。對于不同患者群體(如成人、兒童或不同動物種類),M值需進行相應調整。
例如:在兒科用藥中,某一藥品的劑量以ml/(kg·h)為單位進行標示,我們可將其定義為M,作為參考基準。當藥品為獸藥且適用于多種動物時,則ml/(kg·h)通常是給予最小動物的最高劑量。這雖是基于經驗總結的通用原則,但仍需通過計算代表目標患者群體極端情況的多個實例的ml /(kg·h)來確認內毒素限值,以確保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三、計算內毒素限值需了解的信息
為了準確計算內毒素限值,技術人員需要掌握以下關鍵信息:
給藥途徑:了解產品的給藥方式,以確定適用的K值。如;靜脈注射(IV)或肌肉注射(IM)給藥,K=5EU/kg,鞘內給藥K=0.2 EU/kg。
確定每公斤患者的劑量:若劑量最初是以“全人”(即成人平均體重)為基礎設定的,則必須用劑量除以目標人群的體重來調整劑量,以計算出劑量/kg的具體值。如果某一藥物的整體劑量適用于成人和兒童,那么兒童劑量/(kg·h)將高于成人劑量/(kg·h)。
每小時的劑量:在計算藥物劑量時,若總劑量是通過持續“n”小時的輸注方式給予,那么為了確定每小時的給藥量,則必須通過將總劑量除以給藥時間來調整,以獲得每小時的劑量。
對于任何給藥途徑,內毒素限值都與劑量成反比。劑量越低,每單位劑量的限值就越高。如 :
如果劑量為1 mg/(kg·h),則內毒素限值為5 EU/(kg·h)÷1 mg/(kg·h)=5 EU/mg
如果劑量為10 mg/(kg·h),則內毒素限值為5 EU/(kg·h)÷10 mg/(kg·h)=0.5 EU/mg
如果劑量為100mg/(kg·h),內毒素限值為5 EU/(kg·h)÷100 mg/(kg·h)=0.05 EU/mg
確定一種產品的最低內毒素限值是一個綜合性的評估過程,因為它可能因不同的給藥途徑、劑量/kg(每公斤體重劑量)以及劑量/h(每小時劑量)而有所變化。為了精確找到任何給定制劑的最低內毒素限值,必須全面考慮實驗室提供的數據及包裝說明書中的詳細說明,將所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進行計算分析。這一過程確保了最終確定的內毒素限值能夠全面反映產品在不同使用條件下的安全性要求。
四、結論
內毒素限值的計算與檢測方法的開發是確保藥品安全性的重要環節。通過科學合理地設定內毒素限值,并開發靈敏可靠的檢測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藥品中內毒素含量對患者健康的潛在威脅。因此,在醫藥研發和生產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內毒素檢測工作,并不斷完善相關技術和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