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文獻分享:一種能夠抑制術后癌癥復發與轉移的新型納米藥物
對于大部分癌癥來說,手術切除是最重要也是最切實有效的治療手段,但是為什么有些病人術后依舊需要做化療,并且癌癥復發率很高?事實上,手術只能切除肉眼可見的癌癥腫塊,然后適當的多切除一些周圍的“正常”組織,但這部分組織看似正常,實際可能已經潛藏癌細胞,通俗一點說:外科手術不能把癌細胞百分百清理掉。所以一旦術后的病理結果不樂觀,患者依舊需要進行化療,并同時還需要用一些免疫治療的藥物,恢復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
由于腫瘤組織迅速增長,體積高度膨脹及腫瘤組織內部血管系統不完備,導致腫瘤組織內氧氣供應不足,因此腫瘤微環境往往呈現出整體缺氧的特點。腫瘤細胞可以在缺氧環境中頑強生存,但免疫細胞卻不行,因此這樣的缺氧也會促進腫瘤的免疫逃逸。
2022年5月20日,同濟大學醫學院岳雯雯研究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輝雄教授和上海大學陳雨教授聯合帶領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題為Nanoparticle-enhanced radiotherapy synergizes with PD-L1 blockade to limit post-surgical cance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的文章,該研究通過構建術后CT26小鼠結腸模型,證明了手術切除創造了一個以低氧和髓系細胞大量涌入為特征的免疫抑制環境,促進了癌癥的發展,并阻礙了PD-L1阻斷治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團隊設計開發了一種納米藥物IPI549@HMP,它能夠靶向髓系細胞,并催化內源性過氧化氫生成O2,增強放射治療效果以及PD-L1治療的敏感性,從而抑制或消除殘留的部分癌細胞,并喚醒患者自身免疫力抵抗腫瘤復發。
圖1 納米粒子IPI549增強放射治療與PD-L1阻滯劑協同用于癌癥術后免疫治療示意圖
為了更好地觀察腫瘤切除手術前后免疫微環境的變化以及納米藥物IPI549@HMP增強腫瘤免疫的療效,研究團隊運用Absin五色多重熒光免疫組化染色試劑盒(鼠兔通用二抗)——abs50013進行多染,結果顯示:與未治療的腫瘤相比,切除手術治療的腫瘤中CD45+免疫細胞的滲透顯著增加,其中大部分是CD11b+髓系細胞,且術后腫瘤的增殖指數(Ki-67)和缺氧指數(HIF-α)也比術前要高得多(圖2);進行IPI549@HMP聯合放療以后,腫瘤微環境中抑制荷瘤宿主的抗腫瘤免疫反應的Treg細胞(FOXP3+)和促進免疫逃逸的M2型巨噬細胞(CD206+)較治療前顯著減少,而對腫瘤細胞具有殺傷作用的CD8+T細胞明顯增多(圖3),證實了IPI549@HMP能夠增強術后放療對荷瘤小鼠的治療效果。
圖2
圖3
為了攻克目前人類社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的癌癥,無數的科學家們殫精竭慮,各類抗癌藥及治療手段的涌現也為多數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多重熒光免疫組化技術作為目前探索腫瘤微環境的主流手段之一,因其能在單張切片呈現更多更豐富的信息而備受廣大學者青睞。期待Absin能在各位大神探索腫瘤領域的道路中,繼續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Guan X, Sun L, Shen Y, Jin F, Bo X, Zhu C, Han X, Li X, Chen Y, Xu H, Yue W. Nanoparticle-enhanced radiotherapy synergizes with PD-L1 blockade to limit post-surgical cance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Nat Commun. 2022 May 20;13(1):2834. doi: 10.1038/s41467-022-30543-w. PMID: 35595770; PMCID: PMC912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