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杜克大學Richard Mooney、John Pearson等研究人員于2021年10月20日,在Nature上發表了題為“Neural dynamics underlying birdsong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的文章,在這項研究中,Richard Mooney等人揭示了鳥類鳴叫練習和表演的神經動力學原理。通過使用Inscopix自由活動鈣成像顯微鏡記錄基底神經節中的棘神經(SNs)的活動,發現在唱歌練習期間,基底神經節中的棘神經(SNs)的活動相對于它們的皮層傳入是高度可變的。相比之下,在面對雌性的表演中,SN的活動被強烈地抑制,并且在練習過程中抑制SNs,會強烈地減少發聲的可變性。
摘 要
音樂和運動技能是通過密集的練習來學習和保持的,以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表演。因此,理解這些復雜的行為需要深入了解大腦在練習和表演時的功能。雄性斑胸草雀學會了制作求愛歌曲,這些歌曲在獨處時更加多樣化,而當面對雌性斑胸草雀時,它們歌聲則更加老套。這些差異被認為分別反映了歌曲的練習和表演,為探索神經元如何編碼和調節這兩種狀態下的活動變化提供了一個有用的系統。
研究人員表明,在唱歌練習期間,基底神經節中的棘神經(SNs)群的鈣信號相對于它們的皮層傳入是高度可變的。相比之下,在雌性出現的表演中,SN鈣信號被強烈地抑制,并且在練習中通過光遺傳抑制SNs,會強烈地減少發聲的可變性。無監督學習方法表明,特定的SN活動模式映射到不同的歌曲練習變體。研究人員確定,去甲腎上腺素能信號通過直接抑制SN活動來減少發聲變異性。因此,在練習過程中,SN組合編碼和驅動發聲探索,而去甲腎上腺素能對SN活動的抑制促進了聽眾歌曲的定型和精確的表演。
正 文
成年雄性斑胸草雀在獨處時(也就是在練習時)會唱更加多樣化的歌,而面對雌性斑胸草雀則會唱更老套的歌,這也是更有效的求偶信號。值得注意的是,基底神經節(BG)特定部位(X區;以下簡稱為sBG)在這兩種狀態中是不同的,而sBG病變暫時減少了歌曲的變異性。
1. SNs編碼歌唱期間特定的運動相關活動
目前對于“SN組合是如何在實踐中編碼變異性的,以及它們的活動是如何被動態調節以實現模式化的歌曲表演”還是未知的。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使用Inscopix成像顯微鏡來成像表達GCaMP7f的SNs,觀察這些神經元在成年雄雀自由歌唱時的變化(圖1a-c)。當雄性在獨自唱歌時,SNs群顯示出動態的活動模式,活躍神經元的時間和參與在連續的歌曲演唱中發生變化(圖1d)。通過比較神經群中的平均順序活動和單次的順序活動來可視化這些動態(圖1e)。雖然SN群體的活動是動態的,但它是特定于唱歌的:在運動和其他非聲樂運動期間,SNs很大程度上是靜默的。而且,SN活動會先于唱歌開始(圖1c),在非唱歌時期對歌曲播放是沒有反應,且不受歌唱觸發噪聲的影響,這表明SNs編碼歌唱期間特定的運動相關活動。
實驗結論
這些發現表明,LC神經元(sBG的去甲腎上腺素的主要來源)在雄性對雌性唱歌時比獨自唱歌時更活躍。
首先,研究人員確認測量sBG中即時早期基因Fos表達的場景差異,并將這一分析延伸到LC中,發現雌性唱歌時Fos表達更高。此外,LC中的Fos表達隨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但與HVC或sBG不同,它不依賴于歌唱頻率,這表明它不是簡單的面對雌性歌唱的結果。
其次,將SN活動的社會背景依賴性變化與歌曲變異性的狀態依賴性變化聯系起來。在歌唱練習中,SNs中的鈣信號增加,而在HVC PN中的鈣信號不增加,在面對雌性的表演中,鈣信號被強烈抑制,這讓人想起SN中發生的微妙變化,而不是HVC PN在這些狀態下的動作電位活動。顯然,SNs中動作電位的微小變化與鈣內流的大變化相對應,而鈣內流的大變化又可能導致基因表達的明顯場景依賴性變化。
這項研究還證實去甲腎上腺素抑制SN活動,使發聲練習和表演之間的快速轉換成為可能,與涉及多巴胺信號的模型相反(盡管不能排除非d1信號)。對于面對觀眾表演的因素還沒有完全理解,但可能包括激勵、動機和獎勵。更具體地說,去甲腎上腺素信號在緊張和興奮的情況下會升高,比如在觀眾面前表演。此外,雄雀對雌雀唱歌時更具有動力,這種動力可以在不失去準確性的情況下提高運動的活力和速度。
求愛是有潛在回報的,而回報情境會抑制運動的變異性。不管這些因素是如何促進唱歌表現的,這項研究結果表明SNs驅動著唱歌的變異性,而不單單是被動地接收皮質-BG通路中其他部位產生的變異信號。此外,雖然sBG之外的區域也有助于歌曲變異性,并提供去甲腎上腺素可以影響歌曲的位點,但鑒于BG是運動表征和強化信號匯聚的位置,從而實現運動學習,確定SNs產生和調節歌曲可變性非常重要。
展 望
跟據實驗結果推測,豐富的SNs將使我們能夠在毫秒級的時間尺度上探索高維的人聲空間。這里使用的聯合建模表明,SN神經群活動模式的自然變化可以與鳴聲的差異聯系起來,揭示了SN活動模式和鳴聲變化之間復雜但可識別的映射。因此,SN合奏的動態對練習中的聲樂探索有意義的影響,而去甲腎上腺素依賴抑制這些動態使求偶期間的刻板和精確的歌曲表演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Jonnathan A, Jack G, Valerie M, William L, Jordan H, Timothy G, John P, Richard M. Neural dynamics underlying birdsong practice and performance, Nature(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004-1
歡迎對此技術和應用感興趣的老師咨詢
滔博生物
咨詢熱線4009659906/15262408659
郵箱sales@top-bright.com
2.Bruker雙光子顯微鏡

3.Neurotar Mobile HomeCage 氣浮籠
動物行為學平臺:
1.PiezoSleep無創睡眠檢測系統
2.自身給藥、條件恐懼、斯金納、睡眠剝奪、跑步機、各類經典迷宮等
神經電生理:
1.NeuroNexus神經電極
2.多通道電生理信號采集系統
3.膜片鉗系統
科研/臨床級3D打印:
1.德國envisionTEC 3D Bioplotter生物打印機
2.韓國Invivo醫療級生物打印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