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構分類
高壓均質腔依據內部結構細節上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圖1所示):
圖1 A.穴蝕噴嘴型 B.碰撞閥體型 C.Y形交互型
第一代 碰撞型
A.穴蝕噴嘴型——最早的微射流均質產品,直接引用了高壓切割和航空航天推進技術中的氣蝕噴嘴結構,但是由于在超高壓(310MPa)的作用下,物料溶液經過孔徑很微小的閥心時會產生幾倍音速的速度,并與閥心內部結構發生激烈的磨擦與碰撞,因此其使用壽命較短并伴隨有不銹鋼微粒殘落。
B.碰撞閥體型——通過碰撞閥(Impact valve)和碰撞環(Impact ring)結構的引入,降低了局部磨損,延長了均質腔的使用壽命。但是由于其根本原理上還是通過溶液中的物料和不銹鋼結構碰撞,所以不銹鋼微粒的磨損殘落問題沒有徹底解決。
碰撞型在后期發展中為了避免金屬微粒殘落和使用壽命較短的問題,在制作噴嘴和閥體時進一步采用了特殊質地的高硬度非金屬材料,如鉆石,藍寶石,納米陶瓷等。新型材料的應用使上述兩個問題得到了改善,但同時也增加了加工難度和制造成本。
第二代 對射型
C.Y形交互型——根本的區別在于其應用了對射流的原理。利用特有的Y形結構,使高壓溶液中高速運動的物料自相碰撞,大大提高了腔體的使用壽命,并解決了金屬微粒殘落的問題。
第一代碰撞型均質腔在生產醫用注射液時,殘落的惰性金屬顆粒有可能發生聚集或形成更大顆粒。從病理學角度看,將導致毛細血管血流減少,進而引發人體內組織的機械性損傷,以及引起急性或慢性炎癥反應。對射型均質腔的誕生從原理上解決了惰性金屬殘落的問題。
二、性能比較
2010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發布公告,在全美召回11批丁酸氯維地平注射用乳劑。召回原因為產品中可能含有惰性不銹鋼顆粒物質。如果這些顆粒發生聚集形成更大的顆粒,理論上將導致毛細血管血流減少,進而引發某些組織的機械性損傷,以及引起急性或慢性炎癥反應。某些組織血供減少還可能引起腦、腎、肝臟、心臟、肺等器官缺血或功能不全。因此,在醫藥行業,第一代碰撞行均質腔已被嚴格限制使用。
目前常見的碰撞型均質腔有APV, Niro, Avestin等早期產品和絕大多數國產機型,這些機型已不適合進行注射用乳劑的大規模生產。
盡管第二代均質腔在使用壽命和防止不銹鋼顆粒殘落的問題上都得到了解決,但是和第一代均質腔對比也同樣有他的不足之處。詳情見表1:
表1 均質腔的性能比較 | |||
均質腔參數 | 參數介紹 | 第一代 | 第二代 |
圖1A和圖1B | 圖1C | ||
(碰撞型) | (對射型) | ||
efficiency | 總效能-均質的整體效果 | − 效能一般 | + 效能較高 |
Multi-Channel | 多通道-有利于工藝放大 | − 不利放大 | + 可以放大 |
No Angle | 無轉角-利于高粘度降低阻塞 | + 不易阻塞 | − 易阻塞 |
Multi-Stage | 多級別-用于增強效能 | + 可兩級均質 | − 只有一級 |
Adjustable | 可調節-用于優化效能 | + 可調節 | − 固定式 |
表1 均質腔的性能比較
所以在均質腔的選擇上應當根據不同使用條件來進行選擇,具體方法可參考表2:
表2 均質腔的選擇指南 | ||
類型 | 優點 | 缺點 |
Y形交互型 (圖1C) | 適用于低粘度醫藥乳劑的生產 | 不適用于高粘度溶液或懸濁液 |
碰撞閥體型(圖1B) | 對濃度要求在A、C之間 | 不建議應用于生產醫藥乳劑 |
穴蝕噴嘴型(圖1A) | 適用于高粘度溶液和懸濁液 | 不可應用于生產醫藥乳劑 |
表2 均質腔的選擇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