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蘭氏染色與細菌抗酸染色技術的操作技巧
瀏覽次數:2410 發布日期:2021-1-13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革蘭氏染色和抗酸染色都屬于細菌形態學檢查法,提到革蘭氏染色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但是說到抗酸染色你不一定了解。今天我們進入細菌的花花世界,聊一聊細菌界的這兩大染色法:
革蘭氏染色(Gram stain)
用途:由丹麥病理學家Christain Gram于1884年創立,直到現今,革蘭氏染色法仍是細菌學中廣泛使用的一種鑒別染色法。通過革蘭氏染色,可將細菌鑒別為革蘭陽性菌(G+)和革蘭陰性菌(G-)兩大類。
原理:細菌經龍膽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細胞壁內形成了不溶于水的龍膽紫與碘的復合物,革蘭氏陽性菌(G+)由于其細胞壁較厚、肽聚糖網層次較多且交聯致密,故遇乙醇脫色處理時,因失水反而使網孔縮小,再加上它不含類脂,故乙醇處理不會出現縫隙,因此,能把復合物牢牢留在壁內,使其仍呈藍紫色;而革蘭氏陰性菌(G-)因其細胞壁薄、外膜層類脂含量高、肽聚糖層薄且交聯度差,在遇脫色劑后,以類脂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網不能阻擋復合物的溶出,因此通過乙醇脫色后仍呈無色,再經紅色染料復染,就使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
染色結果:
革蘭陽性菌(G+):藍色
革蘭陽性菌(G+):紅色
其他組織:黃色
細胞核:紅色
抗酸染色(Acid Fast Bacteria (AFB) Stain)
用途: 由埃利希(F.Ehrlich)1882年首創,并經F.齊爾(Ziehl)改進而創造出的細菌染色法,用于細菌標本涂片或菌落涂片的染色,目前常用于對分枝桿菌屬進行初步鑒別。
原理: 分枝桿菌的細胞壁內含有大量的脂質(主要成分為分枝菌酸),包圍在肽聚糖的外面,具有抗酸性,染色時與石炭酸復紅結合牢固,能抵抗酸性乙醇的脫色作用,,因此抗酸菌能保持復紅的顏色,達到染色目的。未脫色細菌呈紅色為抗酸性細菌,脫色經復染呈藍綠色的細菌為非抗酸性細菌。
染色結果:
抗酸菌組織:紅色
其他細菌及背景:淺綠色
看到這兒,您心動了嗎?馬上
聯系小艾吧!
相關產品咨詢,點擊下方鏈接:
https://www.amyjet.com/contact.shtml
作為一家具有高端的技術實力、先進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完善的市場銷售體系的生物高科技企業,總部位于武漢光谷高新技術開發區,服務面向全國。艾美捷科技是集進口試劑、實驗室耗材銷售、技術服務與合約開發為一體的專業化高科技公司,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前沿資訊、完備的產品、整合的解決方案,及優質的物流服務。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公司組建了一支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艾美捷生物技術中心,進入研發生產階段,將更優質的產品推薦給國內生物領域的同仁們!
艾美捷科技與國內外優秀的生物試劑供應商優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系,目前已成為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中國總代理或一級代理,主要包括:AmyJet、AAT Bioquest、Abnova、Agrisera、Abbexa、Biovision、Biosensis、Cayman Chemical、Caisson Labs、Cytoskeleton、CytoNiChe、Epigentek、Equitech-Bio、Hycult Biotech、ImmunoReagents、Jackson、LifeSensors、LigaTrap、Mabtech、Matreya、Norgen Biotek、Origene 、ProSpec、ProImmune、StressMarq、ScyTek 、SouthernBiotech、US Biological、Solis BioDyne等,可以在短時間內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前沿資訊、完備的產品及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