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Birdsall,Thomas Wheat,and Weibin Chen
沃特世公司(美國馬薩諸塞州米爾福德市)
應用優勢
■ 通過自動化分析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 穩健的方法開發為生物治療性藥物電荷變異體的確證和定量帶來一致且重現性良好的結果
■ 無需制備額外緩沖液,簡化方法開發過程并提高方法重現性
沃特世解決方案
UNIFI® 生物制藥平臺解決方案
ACQUITY UPLC® H-Class系統
ACQUITY UPLC可變波長紫外(TUV)檢測器
Protein-PakTM Hi Res SP SCX色譜柱
UNIFI科學信息系統
關鍵詞
Auto•Blend PlusTM 技術,陽離子交換,抗體,IEX,SCX,色譜,生物分離,蛋白質,方法開發,穩定性
簡介
在表征和監測治療性蛋白質的質量屬性時,電荷變異體分析非常關鍵。脫酰胺化、N端焦谷氨酸基團修飾、異構化、唾液酸化聚糖和C端賴氨酸裁剪等蛋白質修飾作用都會導致電荷變異體的形成1。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變化會影響治療性蛋白質的鍵合、生物活性、患者安全性和保質期。
生物制藥行業通過離子交換色譜(IEX)和等電聚焦(IEF)凝膠電泳等方法來對電荷變異體進行表征。離子交換色譜法使用方便、適用性廣并且分離度高,因此對于生物治療性藥物開發特別有用。
如果要對生物制藥開發過程中治療性蛋白質的電荷異質性進行深入表征,就需要穩定高效的IEX方法。在開發方法時,通常會對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實驗參數進行全面評估,例如緩沖液/離子強度、緩沖液pH值、鹽梯度、流速和柱溫等。然而,想要系統性地評估各個實驗參數對分離性能的影響,往往需要進行冗長的迭代過程,這涉及到各種不同成分緩沖液的制備和測試。
緩沖液制備的差異可能會導致結果不一致,進而延長方法開發時間。Waters® Auto•Blend Plus技術利用ACQUITY UPLC H-Class系統的四元溶劑管理技術,使用純溶劑和高濃度修飾劑儲備液來解決這些問題。利用Auto•Blend Plus技術計算每種儲備液的混合百分比獲得所需pH值,從而減少錯誤、降低耗材用量并縮短開發時間。
UNIFI生物制藥平臺解決方案因集成了上述特性,非常適用于穩定的方法開發,并輕松實現自動化,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本應用紀要旨在展示Auto•Blend Plus技術在使用離子交換(IEX)方法進行電荷變異體分離方法優化過程中的高效率和穩定性。本應用紀要使用嵌合單克隆抗體英夫利昔單抗作為治療性蛋白質應用示例。
下載應用紀要請點擊:http://www.waters.com/waters/library.htm?cid=511436&lid=134776834&locale=zh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