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通道陣列系統(Alpha MED64系統)在恢復受損下肢神經細胞療法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2741 發布日期:2012-7-20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來自日本、英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幾位神經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將iPS細胞誘導產生的神經干細胞,移植到小鼠受損的脊椎部位,通過多通道陣列系統(Alpha MED64系統)為核心的研究平臺,解決了普通神經干細胞移植同質性差的問題,有效促進小鼠模型下肢機能的恢復。這項研究的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著名刊物“STEM CELLS”(Stem Cells2012;30:1163–1173).
神經干細胞(NSCs)擁有自我更新的能力,可分化成多種細胞,并能夠遷移到出現損傷的部位,多種來源的組織可以發展形成神經干細胞,如胎兒組織和胚胎干細胞等。在受損中樞神經系統的治療研究中,當前的研究認為,神經干細胞能夠用于替代受損的中樞神經系統,例如受損的脊椎神經細胞等。盡管神經干細胞能夠有效促進功能恢復過程,但這些NSCs往往發育的很不均勻,根據不同的來源,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質。
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 cells)技術的出現為再生醫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希望。研究者使用一個可行的、穩定的方法,從人類iPS細胞(hiPS-lt-NES cells)獲得了長期穩定,能夠自我更新的神經上皮細胞狀干細胞。獲得的神經干細胞具有很好的同質性與十分近似的特性,能夠用于標準化的分析。本項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向受損的小鼠脊椎細胞處成功移植的hiPS-lt-NES細胞,可以分化出多種神經細胞群, 促進了受損的下肢運動機能恢復。進一步的研究中,將hiPS-lt-NES細胞誘導產生的神經元與體內存活的神經元共同移植,能夠更加有效的修復受損機能。兩種類型的神經元細胞形成新的突出小體和神經元回路,從而再生了皮質脊髓束。
此項研究結果表明,hiPS-lt-NES細胞移植在治療脊椎受損治療中,有希望的發展成為有效的細胞療法。
MED64平面微電極陣列記錄系統是日本Alpha Med Science公司生產的完整易用的多通道離體胞外神經電生理研究工具。系統包括了離體電生理研究所需的一整套硬件設備耗材和分析軟件。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的對離體材料如腦片、心肌切片、培養的神經細胞或心肌細胞、干細胞等材料進行電生理檢測;被試細胞或組織直接在電極涂層物質上培養,可以允許測量到細胞外直接相鄰的局部電變化,同時并行記錄多個細胞的電生理信號。
原文鏈接: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2241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