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代肝細胞應用于藥物酶誘導研究
瀏覽次數:1188 發布日期:2023-9-27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PART.01 CYP酶誘導
在臨床應用中患者經常會同時使用多種藥物,這些藥物可能會產生藥物—藥物相互作用(Drug-drug interaction, DDI,簡稱藥物相互作用),有可能導致嚴重不良反應或改變治療效果。因此,有必要對DDI發生的可能性和嚴重性及其影響程度進行科學評估,而根據作用指標將DDI分為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動力學相互作用,通常從體外試驗開始評估。藥物相互作用在藥代動力學方面主要涉及代謝酶和轉運體。其中代謝酶介導的藥物相互作用評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藥物代謝酶表型鑒定的研究、藥物代謝酶的抑制作用評估以及藥物代謝酶的誘導作用評估,本期介紹的是CYP酶的誘導作用評估。
藥物代謝主要發生在肝臟和腸道。其中肝臟代謝主要由位于肝細胞滑面內質網的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酶系催化,其次由部分非CYP酶(一些II相代謝酶)催化。
CYP酶誘導是指化合物激活核受體,使相應mRNA表達量增高,促使酶合成量增加。臨床上如果受試品為CYP酶的誘導劑,那么它可能會產生兩種臨床后果:(1)削弱部分藥物治療效果。這是由于受試品為CYP酶誘導劑,提高CYP酶活性,加強部分藥物的代謝速率,導致血漿內藥物濃度降低,最終導致治療效果減弱。例如苯巴比妥是典型的酶誘導劑,它能通過增強CYP酶的活性而加速華法林的代謝,使其抗凝效果降低。(2)加強部分藥物治療效果,甚至發生毒性反應,這主要指能促使部分藥物在體內活化或產生毒性代謝物的受試品。例如肝CYP2E1酶經乙醇誘導后,會增加對乙酰氨基酚轉化的毒性代謝物,進而誘發肝毒性。
PART.02 CYP酶誘導與原代肝細胞
在藥物研發早期通過體外測試評估藥物對CYP酶誘導的潛力,進而規劃適當的臨床藥物相互作用研究是很重要的。臨床前通常會以人原代肝細胞為模型,研究藥物作為CYP酶誘導劑的可能性。因為CYP酶誘導作用的關鍵是化合物激活核受體,相應mRNA表達量增高,最終使CYP酶蛋白表達量和活性增高,而這個過程需要在一個完整的細胞結構中進行。
人原代肝細胞分為懸浮和貼壁兩種類型。懸浮人原代肝細胞雖然是基于細胞水平研究的,但是懸浮培養的人原代肝細胞在最開始的4-6 h內CYP酶的活性和體內一致,隨著時間的延長,活性會迅速下降;而貼壁培養的人原代肝細胞有足夠的時間從損傷中恢復過來,保持了正常肝細胞的生物學特征及代謝活性,因此人原代肝細胞常被用作CYP酶誘導作用的研究模型。
PART.03 IPHASE原代肝細胞產品
鑒于此,IPHASE憑借多年的研發經驗和專業人員,逐漸從人、猴、犬、大鼠、小鼠、豬、兔等多個種屬中成功分離出活性率高、純度好的原代細胞產品。IPHASE所有細胞均取自新鮮組織,確保細胞活性,滿足不同領域客戶的需求。
IPHASE/匯智和源憑借多年的研發經驗,推出了多領域、多種類的高端科研試劑,為藥物早期研發提供篩選工具,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探索提供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為遺傳毒性研究提供便捷產品。此外,IPHASE/匯智和源可提供特殊產品的定制服務,望廣大科研工作者來電咨詢,咨詢熱線400-127-6686。
關 于 我 們
匯智和源,致力于為創新藥研發企業及生命科學研究機構提供高品質的生物試劑,IPHASE為公司核心品牌,品牌宗旨“Innovative Reagents For Innovative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