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Journal of Infection雜志在線發表了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與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的最新研究文章“High amounts of SARS-CoV-2 in aerosols exhaledby patients with Omicron variant infection”。
Omicron變異毒株是2021年11月26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的新冠病毒新突變病毒,已在全球40多個國家發現,正在引發新一波的新冠狀病毒大流行。Omicron變異毒株快速傳播表明它的高傳播性,但目前對于它的空氣傳播能力仍知之甚少。本研究通過監測Omicron感染患者的呼出氣病毒氣溶膠,并分析了新冠感染癥狀不同發展階段的呼出Omicron病毒氣溶膠的釋放量。這些研究結果可能為Omicron變異毒株的高傳播性提供證據。
本研究中招募了36名來自不同國家,經咽式子核酸檢測確診為奧米克戎(Omicron)變異毒株的感染患者,通過使用呼出氣冷凝液采集器BioScreen II(中國北京鼎藍科技有限公司),采集該36名患者的呼吸氣冷凝液(EBC)樣本。具體方法是:將36人分為三組,癥狀出現的早期(1~5天)12人,中期((6~10天)13人,晚期(11-19天)11人,采集時間5min/人,EBC樣本800μL/人。首先,采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患者EBC樣本的病毒陽性率。然后,對所有病毒陽性的EBC樣本的病毒載量進行絕對定量實驗,并計算每位患者的呼出病毒氣溶膠排放率(BER)和呼出氣溶膠病毒濃度。
研究結果表明:奧密克戎病毒感染患者的呼出氣溶膠中,檢出病毒的陽性率高達40%,其中早期陽性率為41.7%(5/12人),中期(6~10天)為38.5%(5/13人),晚期(11-19天)為9.10%(1/11人)。雖然三個階段的EBC樣本中的病毒陽性率有所下降,但病毒數量相似,EBC樣本的平均病毒濃度為4801.99拷貝/L(早期),3699.64拷貝/L(中期),4736.43拷貝/L(晚期)。呼出病毒氣溶膠排放率(BER)平均值分別為5.8×107拷貝/小時(早期)和4.4×107拷貝/小時(中期),最高值達數十億個病毒顆粒每小時(2.01×108拷貝/小時)。
Omicron病毒感染者癥狀出現后的呼出病毒氣溶膠
A. 入院時咽拭子的Ct值。ns:無顯著差異。
B. Omicron病毒感染者的EBC病毒陽性率(Positive),分別為總組(1-19天)、早期(1-5天)、中期(6-10天)和晚期(11-19天)。
C. 呼出病毒氣溶膠排放率(EBR)(Log10 拷貝數/小時)。
D. 癥狀出現后,Omicron病毒感染患者從早期到中、晚期呼出大量的新冠病毒。
附呼出氣冷凝液采集器產品鏈接:http://www.dingbluetech.com/product/278199832
附原文鏈接與截圖如下: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3445322000755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