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顯微鏡在新冠疫苗的研制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2408 發布日期:2021-8-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近日,遼寧鲅魚圈、廣州荔灣區新冠疫情反撲,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疫情持續蔓延,人們再次意識到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接種新冠病毒疫苗,是防控關鍵。據統計5月中旬全國累計接種疫苗超過1億劑次。

制備新冠滅活疫苗,首先必須繁殖新冠病毒,經篩選出一株適合制備疫苗的毒株,經檢定合格后用于疫苗生產。
生產人員在原液車間細胞培養間取樣,觀察Vero細胞生長狀況,在細胞培養階段生產人員需要使用專業的生物顯微鏡來觀察反應器微載體內所培養的Vero細胞狀態,以確定細胞狀態良好適用于新冠病毒培養,利用β-丙內脂或甲醛等理化方法將人工大量培養的完整的病原微物殺死,使其喪失感染性和毒性而保持免疫原性,再經過純化、配比,結合相應的佐劑而制成疫苗。

接新冠病毒前對照細胞
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病變25%

新冠病毒感染細胞病變50-75%
圖片由疫苗研發生產企業
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新冠疫苗的研制,離不開科研人員的深入探索,更離不開高精尖儀器設備對疫苗制備過程的支持。接下來就一起認識一下科研人員使用的“功臣”。

(奧林巴斯IX73 研究級倒置生物顯微鏡)
奧林巴斯IX73研究級倒置生物顯微鏡,是能提供活細胞成像的、高度可拓展的光學平臺。它擁有靈活的結構、容易開發的光路,可提供高分辨、高反差的寬場圖像。IX73可按需配置單層光路或雙層光路,可適用熒光濾片轉盤、側端口、物鏡倍率變換器等模塊,既可以用于快速熒光成像、長時間的序列成像,也可以應用于常規的實驗和記錄。作為編碼型半電動倒置顯微鏡平臺,IX73 可以輕松滿足輔助生殖、比例熒光、TIRFM等多種復雜實驗的要求。利用IX73工作距離長達1.8mm的相差物鏡、2500小時的熒光復眼照明以及智能化的應用軟件(cellSens),工作人員在疫苗研制期間能更精準靈活的觀察懸浮活細胞。

(奧林巴斯CKX53培養用顯微鏡)
奧林巴斯CKX53是一臺適合細胞培養的緊湊型倒置顯微鏡,其獨特的人體工學設計令儀器能輕松容納大小各異的細胞培養容器、能實現對多層組織培養瓶的全面觀察,極大提升細胞觀察效率。它利用反轉對比(IVC)技術實現3D觀察;它的高襯度特點(整合相襯系統iPC)使得儀器能以4x、10x、20x和40x倍率獲得清晰觀察效果,無需對環狀光闌進行更換或重新對中,讓疫苗研制的工作流程更簡捷方便;同時,它具備多種觀察組件,可利用多種熒光染料獲得清晰成像。因此,CKX53在疫苗毒株培育的觀察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支持作用。

(奧林巴斯DP74顯微數碼成像系統)
奧林巴斯DP74顯微數碼成像系統,具備超高畫質的實時成像能力。
在這個系統工作時,1920 x 1200像素、8軸校準的高清實時圖像,能夠以60 fps的幀率顯示,能在無損圖像品質的情況下實現清晰的觀察和實時對焦。它可以利用多圖像拼接(MIA)等功能獲得全景圖像,也可利用景深擴展成像(EFI)功能捕捉多個Z平面的全聚焦圖像,輕松實現手動載物臺下實時、快速、連續地拼大圖。因此,DP74顯微數碼成像系統,在疫苗毒株培育的觀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時間推移,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種類越來越多,疫苗的研制一刻不能松懈。同時,疫苗在我國逐漸普及,需要穩定的市場供應。在速度與質量并重的高要求下,疫苗的研制,仍然任重道遠。期待有更多如奧林巴斯一樣的品牌,能支持多種高精尖儀器,以更便利的工具幫助科研人員提升工作效率,為全球疫苗研制工作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