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電圖是研究肌肉活動的一種有效的手段。早是Piper(1912)用表面電引導出了隨意收縮時的肌電活動單位,其后Adrian和Bronk(1929)發展為用同心型針電引出運動單位的活動電位,Buchthal等再進一步發展為多電。目前,用微電引導單肌纖維的活動,今年來內外都已廣泛使用。電分類:測量肌電信號采用的測量電可以分為針電和表面電分類。
針電
針電多用于臨床診斷和基礎研究。
優點
可以測量深層肌肉的肌電活動,而且針電涉及的運動單元數目少,更具針對性,能清楚地導出單個運動電位或單個肌纖維的電位變化,能研究肌肉內深某一束肌纖維的能
缺點
1、所測試的區域小,不能反應整塊肌肉的機能狀態;
2、有創性,而且進針的位置、深淺及手法都十分關鍵,對操作者的要求很高;
3、無法測量運動時的肌電變化。
表面電
表面肌電電適用于淺表骨骼肌,可直接應用于運動訓練中。表面電用直徑1cm以內的銀—氯化銀電作為引導電,把電固定在被測定肌肉的皮膚上(當肌肉收縮時,根據容積導體原理,動作電位可從肌纖維組織液的導電作用,反映到皮膚表面),一般放在肌腹處或放在肌肉運動點處。
安放電前,需注意:該處皮膚用丙酮或酒溶液擦拭,使皮膚阻抗在一定范圍內;將電沿肌纖維行走方向平行放置,間隔2~3cm,做雙導出。
容積導體原理
人和動物的機體存在著大量的體液,而體液可作為容積導體將肌肉活動所產生的生物電變化傳至體表,因此,在機體何位安置引導電,通過放大器都能引導到肌肉的電活動,所記錄到的肌電變化曲線就是肌電圖。
1、優點方便易行,不會成損傷,容易被受試者接受;
2、所測得的肌電變化可以反應整塊肌肉的機能變化;
3、適于測量運動時的肌電變化。
缺點
1、引導出的肌電是許多運動單位電位的綜合電位,波形復雜,不便分析;
2、不能較細致地反映肌肉內某位或某一運動單位的肌電變化情況;
3、皮膚的電阻較大,用表面電所記錄到的肌電會有所減弱。
肌電電所記錄的是電周圍一個區域的肌電活動。二個表面電所能記錄的肌纖維電位只有1-2cm范圍。
因此,僅憑借兩個電是不可能記錄到整個肌肉的肌電圖。要記錄整個肌肉的肌電圖需要多個排列的和多組的、或者大面積的電。
表面陣列電
雖然sEMG信號檢測手段克服了針電的有創,但傳統的雙電sEMG只能記錄一塊肌肉的運動單元綜合電活動,不能提供肌肉不同空間位置的電活動信息。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基于陣列電的sEMG信號檢測方法。
優點
1、可以通過同時記錄肌肉表面多個空間位置的電活動,取肌肉電活動的空間分布特征;
2、在改進刺激選擇性和控制能力方面具有優越性能。
利用不同的觸點輸出的刺激脈沖之間的相互疊加和抵消,能有效加強刺激目標靶區的刺激強度,同時抑制非目標靶區的神經纖維激活,有效的提高電刺激的靶向性能。
缺點
表面肌電信號事實上是肌肉上各點的運動單位動作電(motorunitactionpotentials,MUAP)通過皮下組織和皮膚,皮膚表面的疊加。所以跟針電EMG相比,不利于區分出各個MUAP,在療診斷中的應用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