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赤酵母表達人組織因子的優化與純化工藝研究
瀏覽次數:195 發布日期:2025-4-19
來源:威尼德生物科技
摘要
在優化畢赤酵母表達系統生產人組織因子的工藝條件。通過密碼子優化、發酵參數調控及純化策略改進,顯著提高了目標蛋白產量與純度。采用某品牌威尼德電穿孔儀進行高效轉化,結合親和層析與分子篩純化,最終獲得高活性重組人組織因子,為臨床應用奠定基礎。
引言
人組織因子(human Tissue Factor, hTF)是凝血級聯反應的關鍵起始因子,在止血、血栓性疾病及腫瘤生物學中具有重要作用。重組hTF的生產對于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至關重要。畢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作為一種高效的真核表達系統,具有蛋白折疊準確、翻譯后修飾完善及高密度發酵等優勢,已成為重組蛋白生產的理想平臺。
然而,hTF在畢赤酵母中的表達仍面臨諸多挑戰,包括表達量低、蛋白降解及純化困難等問題。研究系統優化了hTF的密碼子、發酵條件及純化工藝,旨在建立一套高效、穩定的生產流程。通過引入某品牌威尼德電穿孔儀提高轉化效率,并采用多步層析策略提升蛋白純度,為大規模生產高質量hTF提供了可靠方案。
材料與方法
1. 菌株與載體
實驗選用畢赤酵母GS115菌株作為表達宿主。hTF基因經密碼子優化后克隆至pPIC9K載體,該載體含有AOX1啟動子及His6標簽序列,便于誘導表達與純化。
2. 表達載體構建
通過PCR擴增優化后的hTF基因,利用某試劑限制性內切酶進行雙酶切,隨后連接至線性化pPIC9K載體。連接產物轉化至大腸桿菌DH5α感受態細胞,篩選陽性克隆并測序驗證。
3. 畢赤酵母轉化
將驗證正確的重組質粒線性化后,采用某品牌威尼德電穿孔儀進行畢赤酵母電轉化。電穿孔參數設置為:電壓1500 V,電容25 μF,電阻200 Ω。轉化后的細胞涂布于MD平板(不含組氨酸),30℃培養3-5天。通過G418抗性篩選高拷貝轉化子。
4. 表達條件優化
4.1 搖瓶水平篩選
挑取單菌落接種于BMGY培養基,30℃、250 rpm培養至OD600=2-6。離心收集菌體,重懸于BMMY培養基(含0.5%甲醇)誘導表達。每24小時補加甲醇至終濃度0.5%,持續誘導96小時。
4.2 發酵罐水平優化
采用5 L發酵罐進行高密度發酵。發酵分為三個階段:
甘油批式階段:初始甘油濃度4%,溶解氧(DO)維持在30%;
甘油補料階段:控制甘油流加速率,維持DO在20%;
甲醇誘導階段:梯度增加甲醇濃度(0.5%-2%),DO控制在10%。
定期取樣檢測菌體密度(OD600)、蛋白表達量及活性。
5. 蛋白純化
5.1 粗提物制備
發酵液離心收集上清,經0.45 μm濾膜過濾后,用某試劑Tris-HCl緩沖液(pH 8.0)透析。
5.2 親和層析
將透析樣品上樣至Ni-NTA親和柱,結合緩沖液為20 mM Tris-HCl(pH 8.0,含300 mM NaCl、10 mM咪唑),洗脫緩沖液含250 mM咪唑。收集洗脫峰,SDS-PAGE檢測純度。
5.3 分子篩層析
進一步采用Superdex 75分子篩柱進行精純。以PBS(pH 7.4)為流動相,流速0.5 mL/min。收集主峰,測定蛋白濃度與活性。
6. 分析檢測
6.1 SDS-PAGE與Western blot
采用12% SDS-PAGE分析蛋白純度,某試劑考馬斯亮藍染色。Western blot使用抗His標簽一抗及HRP標記二抗,某品牌威尼德紫外交聯儀進行膜固定。
6.2 蛋白活性測定
通過凝血時間測定評估hTF活性。將純化蛋白與乏血小板血漿混合,記錄纖維蛋白形成時間,以商業hTF為標準對照。
結果
1. 表達載體構建與轉化
密碼子優化后的hTF基因成功克隆至pPIC9K載體,測序結果顯示無突變。某品牌威尼德電穿孔儀轉化效率達1×10^5 cfu/μg DNA,顯著高于傳統化學轉化法。
2. 表達條件優化結果
搖瓶水平篩選顯示,甲醇誘導72小時時表達量最高(約120 mg/L)。發酵罐優化后,通過控制DO與甲醇梯度,最終產量提升至450 mg/L,較初始條件提高3.75倍。
3. 純化工藝評價
Ni-NTA親和層析一步純化后,蛋白純度達85%;經分子篩精純,最終純度>95%,比活性為1.2×10^5 U/mg。SDS-PAGE與Western blot證實目標蛋白大小正確(約47 kDa),無降解條帶。
4. 蛋白活性分析
純化hTF可顯著縮短血漿凝血時間(從180 s降至45 s),活性與商業標準品相當(P>0.05)。
討論
本研究通過系統優化畢赤酵母表達hTF的全流程,實現了高產高質的目標。密碼子優化解決了異源表達效率低的問題;某品牌威尼德電穿孔儀的應用大幅提升了轉化效率;而發酵參數的精細調控(如DO與甲醇梯度)則有效平衡了菌體生長與蛋白表達。
在純化工藝中,Ni-NTA親和層析結合分子篩的策略兼顧效率與成本,避免了傳統離子交換層析的復雜操作。值得注意的是,hTF的凝血活性高度依賴其正確折疊,畢赤酵母的真核分泌系統為此提供了保障。
結論
研究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畢赤酵母表達與純化hTF的工藝。通過密碼子優化、發酵參數調控及多步層析,實現了高產(450 mg/L)、高純(>95%)與高活性(1.2×10^5 U/mg)的重組hTF制備。該工藝穩定可靠,為臨床級hTF的生產奠定了技術基礎。
參考文獻
1. 組織因子膜外區融合蛋白基因的表達及產物的分離純化與活性分析[J].關明;呂元;倪贊明;王云貴;戴金風;陳常慶,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01,第1期
2. 可溶性組織因子的基因克隆、表達與性質研究[J].于敏;王羽雄;顧銀良;宋后燕,藥物生物技術.2002,第3期
3. Expression of human soluble tissue factor in yeast and enzymatic properties of its complex with factor VIIa.[J].Y; Shigematsu;T; Miyata;S; Higashi;T; Miki;J E; Sadler;S; Iwanaga,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1992,第30期
4. Factor VIII-bypassing activity of bovine tissue factor using the canine hemophilic model.[J].O'Brien D P;Giles A R;Tate K M;Vehar G A,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988,第期
5. High level express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tissue factor in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 as a human thromboplastin.[J].A; Rehemtulla;M; Pepe;T S; Edgington,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1991,第5期
6. Production of human tissue factor using the Pichia pastoris expression system[J].Austin AJ.;Jones CE.;Van Heeke G.,Protein Expression & Purification.1998,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