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活細胞成像儀檢測細胞倍增時間
瀏覽次數:1020 發布日期:2024-8-2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摘要:
細胞倍增時間是指細胞群體從初始數量翻倍所需的時間。這個指標在細胞生物學和細胞治療領域非常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評估細胞的生長速率和健康狀況。
正文:
在細胞生物學與細胞治療的廣闊領域,細胞倍增時間如同一把鑰匙,解鎖著細胞生長速率與健康狀態的奧秘。
定義:細胞倍增時間是指細胞群體從初始數量翻倍所需的時間。它是衡量細胞增殖能力的重要參數。
影響因素:細胞倍增時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細胞類型、培養條件、營養物質供應、環境因素(如溫度、pH值)、細胞外基質等。
測量方法:細胞倍增時間可以通過多種方法測量,包括細胞計數、DNA含量測量等。
①細胞計數法:
優點:操作簡單,直觀。
缺點:可能會受到人為誤差的影響,不適合大量細胞的計數。
②細胞生長曲線法:
優點:通過繪制細胞數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可以準確測量倍增時間。
缺點:需要多次取樣和計數,耗時較長。
③DNA含量測量:
優點:可以通過測量DNA含量來估算細胞數量。
缺點:需要特定的染色劑和設備,可能受到細胞周期階段的影響。
④細胞增殖測定試劑盒:
優點:操作簡便,靈敏度高,如MTT、BrdU等。
缺點:某些試劑可能對細胞有毒性或受到細胞類型和培養條件的限制。
⑤基于圖像的分析:
優點:可以提供細胞形態和分布的詳細信息。
缺點:需要圖像處理軟件和分析技能,可能受到圖像質量的影響。
⑥流式細胞儀分析:
優點:可以同時測量多種細胞特性,如細胞大小、復雜性等。
缺點:需要專門的設備和技術,可能受到細胞碎片的干擾。
以上是常用的幾種方式,而今天呢,本文推薦一個新方法:
使用活細胞成像儀聯合一個在線工具(https://www.doubling-time.com/compute_more.php)用來計算細胞倍增時間。
優點:無需頻繁計數細胞數量,無需手動繪制生長曲線,自動化程度高,僅需依靠成像設備的掃描與分析軟件便可得到客觀的融合度結果,極大的減少人為誤差以及節省研究時間。
圖1. 新方法示例圖
以下則為一項實驗的示例。
細胞系:Hela細胞
處理因素:不同濃度的抗癌藥物Nocodazole(6.625 nM、31.25 nM、62.5 nM、125 nM、250 nM)
成像設備:Celloger
® Mini Plus(4X,GFP)
實驗耗材:48孔板
細胞鋪板量:1×10
4個/孔
熒光染料:CellTox
總拍攝時長:48H
間隔拍攝時長:1H
結果:用不同濃度的Nocodazole處理細胞并進行延時成像,細胞形態呈濃度依賴性變化,在明場視野下觀察到細胞融合度減小,細胞生長曲線圖也呈現同樣的趨勢。
因為高濃度處理組細胞逐漸死亡,后續不再計算高濃度處理組細胞的倍增時間。
未處理組與低濃度處理組的倍增時間分別為:
Drug Concentration(nM) |
0nM |
31.25nM |
Time(h) |
36.11 |
40.06 |
圖2. 各濃度Nocodazole的明場與熒光視野圖像
(圖像顯示以24h為間隔時間,綠色熒光表示死亡細胞。比例尺,200 μm)

圖3. 細胞隨時間變化的融合率(%)數據圖

圖4. 使用在線工具計算倍增時間過程
告別繁瑣的細胞計數,告別耗時的傳統方法,我們的新方法
采用先進的智能圖像捕獲與分析技術,通過追蹤細胞培養過程中的細胞融合度變化,實現細胞倍增時間的快速、精準檢測。這不僅大大提升了科研效率,更確保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對大家計算倍增時間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