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劉明剛、徐天樂團隊在Science advances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慢性瘙癢誘發焦慮的神經環路機制。
1、LS抑制性神經元活性升高參與慢性癢模誘發焦慮行為
研究人員利用涂抹DCP(二苯基環丙烯酮)誘導接觸性皮炎慢性癢模型,發現在DCP敏化1周后再持續給藥2周在不引起運動障礙下可穩定誘導成年小鼠表現明顯的焦慮樣行為,這種焦慮樣行為在停止涂抹DCP后1周內消失。免疫熒光實驗發現涂抹DCP可激活LS腦區神經元,藥理學抑制吻側LS神經元活性后可阻斷慢性癢模誘發焦慮行為。
原位雜交實驗表明約99%LS腦區神經元為抑制性神經元。電生理實驗檢測涂抹DCP后LS神經元放電頻率增加,自發性興奮性突觸后電流增強。光纖鈣成像記錄到涂抹DCP的小鼠在十字高架迷宮實驗中從閉合臂走向開放臂時LS抑制性神經元活性增強。化學遺傳學慢性抑制LS抑制性神經元后可阻斷慢性癢模誘發焦慮行為,這些結果表明LS抑制性神經元活性升高參與慢性癢模誘發焦慮行為。
圖1、LS抑制性神經元活性升高參與慢性癢模誘發焦慮行為
2、Re→LS 環路特異性調控慢性瘙癢引起的焦慮
逆行示蹤病毒實驗發現LS抑制性神經元接受來自于基底外側杏仁核、海馬下托、前額葉皮層(PFC)、乳頭上核、丘腦連結核(Re)等多個腦區。2周涂抹DCP可顯著激活大腦多個腦區,其中Re腦區較為顯著。光纖鈣成像記錄系統發現DCP誘發的瘙癢中Re腦區興奮性神經元活性增加,但從閉合臂走向開放臂時該神經元群活性并未發生變化。慢性抑制Re腦區興奮性神經元可減少DCP誘發的瘙癢行為,但不影響焦慮行為。
慢性抑制Re→LS 環路后可減少DCP引起的瘙癢和焦慮樣行為。急性和慢性束縛應激并不引起投射到LS的Re腦區興奮性神經元興奮性增加,抑制Re→LS 環路也并不會改善急性和慢性束縛應激引起的焦慮樣行為。
圖2、Re→LS 環路特異性調控慢性瘙癢引起的焦慮
3、LS→LH環路特異性調控慢性瘙癢引起的焦慮
示蹤病毒實驗發現LS腦區抑制性神經元廣泛性投射到外側下丘腦(LH)、內側視前區、終紋床核、內側隔核、腹側被蓋區等多個腦區,其中LH腦區參與調控焦慮行為。電生理實驗發現激活輸入到LH腦區的LS腦區抑制性神經元纖維后可引起抑制性突觸后電流。慢性抑制LS→LH環路可改善DCP誘發的焦慮樣行為,但不改善其瘙癢行為。多個病毒示蹤實驗證實Re支配的LS神經元可投射到LH腦區,存在直接性的Re → LS → LH 功能環路。慢性抑制Re → LS → LH 環路可改善DCP誘發的焦慮樣行為,但不改善其瘙癢行為。
圖3、存在直接性的→ LS → LH 功能環路
總結
本文揭示了LS腦區抑制性神經元在慢性瘙癢引起的焦慮行為中的作用,并揭示調控其多級神經環路機制。
想了解更多內容,獲取相關咨詢請聯系
電 話:+86-0731-84428665
伍經理:+86-180 7516 6076
徐經理:+86-138 1744 2250
郵 箱:consentc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