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象識別測試(ORT)作為一種高效的行為學評估手段,巧妙地利用了嚙齒類動物對新穎物體的天然好奇心與探索欲,來精確且敏感地衡量其識別記憶能力。該方法以其周期短、對實驗動物影響小(避免長時間訓練帶來的負擔與損耗)、高保留率(減少中途脫失與死亡現象)等優勢,自誕生以來便在國際科學界中激起了濃厚的研究興趣,廣泛應用于記憶神經機制探索、腦損傷效應分析及認知功能障礙干預策略開發等多個科研領域。
二、實驗理論依據本實驗基于小鼠對環境中新舊物體探索行為的差異來評估其認知狀態。具體而言,若小鼠對新舊物體的探索時間、次數或接近距離無顯著差異,則可能反映出其認知能力受損;反之,若小鼠對新物體的探索顯著多于舊物體,則表明其認知能力正常。通過計算認知指數(RI),即新物體探索時間(或次數)占總探索時間(或次數)的百分比(RI = 新物體 / (新物體 + 舊物體) × 100%),可量化評估小鼠的認知表現。
三、實驗裝置構建ORT實驗設備包括定制化的測試箱、高清攝像系統以及先進的VisuTrack動物行為分析軟件。測試箱設計有:
識別物體:雖無具體文獻標準,但一般推薦大鼠用物體直徑約5cm,小鼠用物體直徑約3cm,材質多樣,如涂漆木棒、多孔石塊、紋理陶瓷或PVC管等,以增加物體的辨識度和吸引力。
四、實驗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