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植物科學系Diane M. Beckles團隊通過分析果實的轉錄組和甲基化研究了果實成熟激素和生理特性,重點分析采后處理(離藤成熟和低溫儲存)如何影響番茄成熟和品質。相關研究成果以“Integrative analysis of the methylome and transcriptome of tomato fruit (Solanum lycopersicum L.) induced by postharvest handling”為題發表在《Horticulture Research》期刊。
標題:Integrative analysis of the methylome and transcriptome of tomato fruit (Solanum lycopersicum L.) induced by postharvest handling 番茄果實(Solanum lycopersicum L.)采后處理誘導的甲基化組和轉錄組的綜合分析
時間:2024.06.01 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 影響因子:IF 7.6 / 1區 實驗方法:WGBS、RNA-seq等
A. 采后果實實驗設計
B. 不同采后處理后番茄果實Turning階段照片。
C. 水果品質參數的主成分分析(PCA)
D. 單個水果品質參數,包括色度角(°)、硬度(g)、淀粉含量(mg starch g-1 FW)、還原糖(mg sugar g-1 FW)、可溶性固形物(TSS)(°Bx)和可滴定酸(TA)(meq.100 g-1 FW)。
(2)與光合作用活性一致相關的差異甲基化基因和差異表達基因
圖2:采后番茄果實甲基化組和轉錄組分析。
A. 果實甲基化組的主成分分析。
成對比較中DMG的注釋,使用“FHT”作為對照。‘12.5T’ vs ‘FHT’、‘20T’ vs ’FHT’、‘5T’ vs ‘FHT’。
C. ‘Turning’果實中轉錄組的主成分分析,即‘FHT’、‘20T’、’12.5T’和‘5T’。
D. 成對比較中DEG的Venn圖。
E. 使用DAVID對DEG(采后果實與‘FHT’相比)進行富集分析(調整后P<0.05),它們都來自下調基因。
F–G. 將“12.5T”、“20T”、“5T”與“FHT”比較時,DAVID中下調基因的代表性術語。
(3)水果類胡蘿卜素和ABA含量
圖3:水果類胡蘿卜素和脫落酸(ABA)的代謝和轉錄組分析。
(4)采后果實乙烯量和呼吸速率
圖4:乙烯和二氧化碳的產生與采后果實的基因表達有關
(5)果實光合作用相關活性
圖5:采后番茄果實IDA與光合基因表達的關系
圖6:與‘FHT’果實相比,‘12.5T’果實的預測調控模式。
(6)果實成熟與品質通路的相關性分析
表1:成熟轉錄因子的DNA甲基化與基因表達譜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
表2:參與果實成熟和果實品質通路的基因,其DNA甲基化與基因表達狀態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
參考文獻: Zhou J, Zhou S, Chen B, Sangsoy K, Luengwilai K, Albornoz K, Beckles DM.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the methylome and transcriptome of tomato fruit (Solanum lycopersicum L.) induced by postharvest handling. Hortic Res. 2024 Jun;11(6):uhae095. pii: uhae095. doi: 10.1093/hr/uhae095. PubMed PMID: 3884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