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心電圖的作用:
1.了解心臟的跳動情況。通過動態心電圖可以觀察患者在不同狀態下的心臟跳動情況,包括白天、夜間,包括運動、休息時,再就是患者的最快心率、最慢心率以及平均心率是多少,從而判斷患者的心臟跳動是否正常。
2.還可以發現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的問題,有些患者普通心電圖沒有異常情況,但是在動態心電圖檢查時,由于患者在運動或者勞動過程中就可以發現有心肌缺血的改變,就可以幫助診斷患者有冠心病。
3.還可以診斷心律失常,因為有些偶發性的心律失常或者陣發性的心律失常只是偶爾發作,發作的時間比較短,普通心電圖檢查完全捕捉不到,但是通過動態心電圖長時間的記錄,就可以被發現。
4.動態心電圖還可以評價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效果。通過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藥物,然后做動態心電圖檢查,對心律失常的恢復情況做出判斷,就可以判斷藥物的療效。
動態心電圖是通過動態心電圖儀在患者日常生活狀態下連續24小時或更長時間記錄其心電活動的全過程,并借助計算機進行分析處理,以發現在常規體表心電圖檢查時不易發現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為臨床診斷、治療及判斷療效提供重要的客觀依據。動態心電圖儀由美國Holter1949年首創,故又稱Holter心電圖,臨床上已由單導、雙導發展為12導聯全記錄。
動態心電圖可以幫助醫生發現心臟疾病的異常情況。
動態心電圖是通過佩戴一臺便攜式心電圖儀器,記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心電信號,以便醫生對患者的心臟狀況進行全面的監測和評估。相比于傳統的靜態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能夠更準確地檢測到心臟疾病的異常情況,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尤其適用于那些癥狀不明顯或間歇性的心臟疾病。同時,動態心電圖還可以幫助醫生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并調整治療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測時,患者需要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活動水平,不要過度運動或劇烈運動,避免影響檢測結果。此外,患者需要認真記錄自己的活動情況和癥狀,并及時向醫生反饋。
動態心電圖的作用和適應癥
動態心電圖有哪些作用呢?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做動態心電圖的。不過,在患有某些疾病時,醫生就可能會要求患者做動態心電圖。但是,很多人對動態心電圖并不是很了解。在這里,不如就來一起看看動態心電圖的作用和適應癥吧。
動態心電圖的作用
心電圖檢查心率、心律、P波、P-R間期、QRS、ST段、T波、電軸、節律,能夠發現有無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臟病、心肌病變等。
心電圖是檢查發現心胸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可用于觀察不同時間、狀態下的心電和ST段改變,具有便捷易行、經濟、無創等特點。該項檢查手段的應用范圍廣泛,無痛性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等多種心臟疾病患者,都可考慮進行該項檢查。心電圖如果出現異常,就要提高警惕。如果病人心電圖出現ST段或者T波的變化,就需要十分之十分有持續性或者是動態的變化,持續性的比較多時就說明并沒有冠心病或者心肌缺血等;而波形的變化和胸痛會有關系,這就可能回事心肌梗死和心絞痛等。
除此之外,動態心電圖有哪些適應癥呢?
動態心電圖的適應癥
心肌梗塞:動態心電圖對心肌梗塞的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根據心肌梗塞的典型心電圖特征能對心肌梗塞作出明確的診斷,并且還可以全面的獲知心電圖的變化過程,獲知疾病的發病階段或過程。通過做這種檢查也能發現梗塞后無痛性心肌缺血,指導臨床治療。
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動態心電圖對冠狀動脈供血不足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尤其對短暫的心肌缺血發作更能提高檢出率。當胸痛發作時,動態心電圖可以發現有無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改變,并可用來證實缺血發作的頻率、程度、起止、持續時間和晝夜節律變化,以及與心肌缺血相關的癥狀、患者精神和體力活動狀態,再結合心率和同步血壓變化,不但可以作出心肌缺血定量分析,而且可以對心肌缺血發作的機理,如心肌耗氧量的增加或是冠狀動脈供血減少作出推測,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更有價值的資料。
觀察發現復雜的心律失常:特別是某些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類型、頻度以及其發生與活動、睡眠等的關系,從而篩選出高危險組病人,以決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通常動態心電圖監測室性早搏<1次>20%;出現成對室性早搏或短陣室性心動過速者病死率更高。
來源:北京泰華產品咨詢中心 電話010-821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