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信息
貴州大學醫學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暨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核醫學科,國家藥監局放射性藥物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惡性腫瘤發病機制及轉化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團隊合作的研究成果An iodine‑labell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PET probe for noninvasive monitoring of Nectin-4 expression in urothelial carcinoma(碘標記抗體-藥物偶聯PET探針用于無創監測尿路上皮癌中Nectin-4的表達)在學術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JCR Q1, SCI IF 5.8)發表。平生公司的小動物PET/CT(型號:Super Nova)產品在論文中提供了重要的腫瘤小鼠PET/CT圖像和定量分析。
文獻背景
背景與目的:一些對Nectin-4具有高親和力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在膀胱癌三線治療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然而,由于腫瘤的異質性,許多患者仍然難以從治療中獲益。治療可視化作為最先進的輔助治療技術,可以最直觀地預測藥物治療的有效性,及時發現耐藥的發生。其中,核醫學分子探針在該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方法:以N-溴琥珀酰亞胺為氧化劑,以Na124/125I標記臨床廣泛應用的ADC藥物Enfortumad Vedetin(EV),制備124/125I-EV。放射化學純度采用放射薄層色譜法分析,生物活性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通過細胞攝取實驗和小動物PET成像驗證其特異性和靶向性。
關鍵結果:制備的124/125I-EV具有較高的標記率和放射化學純度。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表明,124I-EV在SW780細胞(Nectin-4陽性,8h時4.05±0.32% IA/5×105細胞)中的吸收明顯高于T24細胞(Nectin-4陰性,1.34±0.18% IA/5×105細胞,p<0.001)。PET成像顯示,124I-EV在SW780腫瘤中的積累量明顯高于T24腫瘤,與冷EV共注射可特異性阻斷SW780腫瘤的攝取。腫瘤部位的信噪比隨時間逐漸增加,在72h達到峰值。
結論與意義:成功制備了124I-EV,具有高特異性和與Nectin-4的結合親和力。這種放射性探針完全模擬了ADC藥物的內循環和腫瘤的攝取和滯留,將極大地提高ADC治療的臨床應用。
實驗方法
微PET/CT成像
在Super Nova PET/CT(平生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上進行小動物PET研究。將124I-EV (5.55 MBq)200μL經尾靜脈注射到健康小鼠、SW780和T24荷瘤小鼠體內。為了阻斷,給攜帶SW780腫瘤的小鼠共注射500μg EV。2.5%(v/v)異氟醚麻醉小鼠后,分別于注射后2h、24h、48h和72h(p.i)進行15min的微PET/CT成像。使用Avatar軟件對圖像進行分析。3D-OSME+PSF算法重建CT-AC PET后,人工繪制感興趣區域(ROI),勾勒出腎臟、心臟、肝臟、腫瘤和肌肉的輪廓,然后計算不同時間點腫瘤與非靶器官的比例。
實驗結果
在SW780和T24異種移植腫瘤模型中,124I-EV也在p.i. 2h時在心臟(SW780腫瘤模型的SUVmax為3.97±0.09,T24腫瘤模型的SUVmax為3.07±0.01)和肝臟(SW780腫瘤模型的SUVmax為2.92±0.02,T24腫瘤模型的SUVmax為1.77±0.02)中大量積累,并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通過肝臟排出,這與正常小鼠的結果一致(圖4A-D)。
圖4 異種腫瘤模型的小動物PET圖像和成像分析。124I-EV在未阻斷(A)、阻斷(B)和T24異種移植模型(C)的2h、24h、48h和72h的最大強度投影(MIP)圖像和SUVmax值。白色和紅色箭頭分別表示SW780和T24腫瘤。阻斷=500μg冷EV前體。(D)不同組肝臟、肌肉、腎臟、心臟和腫瘤按ROI在2h、24h、48h和72h的SUVmax值比較。(E)按ROI計算的腫瘤與器官比值。阻斷=500μg冷EV前體。
文獻結論
總之,作者開發了一種新的碘標記ADC PET探針。臨床前研究表明,該藥物在體外具有良好的Nectin-4特異性和親和力,并且在體內具有較高的靶向吸收能力。這將是動態監測Nectin-4表達和篩選可能受益于EV治療的患者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
使用設備
Super Nova® Micro PET/CT(III 代外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