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過去十年,有超過7000萬人在體內植入了各式各樣的醫療器械,比如心臟起搏器、白內障鏡片、機械假肢……很多醫療器械一旦被植入人體體內,往往也意味著它們將伴隨患者一生。醫療器械行業一直是我國醫療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社會的發展,這一行業也在不斷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讓我們一同探討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展望。
在醫療器械行業,我們經常對產品部件進行手動目視檢查,以便進行產品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QA/ QC),盡管手動目視檢查可能會導致出現結果不一致的情況。手動檢查之所以如此困難且可靠度不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手動檢查所面臨的挑戰,以及數字化增強檢查解決方案如何能夠克服這些挑戰也一直是人們討論的話題。
徠卡顯微系統有完整的目視檢查解決方案,可提供可靠的圖像數據。通過有效地識別、分析、驗證和記錄缺陷來確保您的醫療器械符合法規要求。特別是涉及到風險等級較高的II類和III 類醫療器械時,例如心血管支架、牙科植入物、導管和許多其他可植入物,您可獲益于這些解決方案。配備Flexacam i5 顯微鏡相機的M80 體視顯微鏡方案
全新Ivesta 3 體視顯微鏡解決方案
應用案例:支架和齒科植入物外觀檢測
心血管支架和齒科植入物的外觀檢測及尺寸檢測是必要檢測步驟,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嚴格把控,比如支架尺寸的不合格可能會導致支架移位、臨近組織損傷等等。徠卡體視鏡具備融合光學系統,既滿足高分辨率,又滿足大景深,可用于心血管支架、齒科植入物的外觀檢測,及尺寸檢測等。同時搭配有一體式程序,可進行數碼圖像的拍攝、保存和測量等等。
(超景深)數碼顯微鏡解決方案
應用案例:人工關節檢測
利用徠卡數碼顯微鏡以及DVM6的3維成像功能,可用于人工關節3D觀察及測量,進行關節磨損實驗等等。同時可以結合Leica Map軟件,進行關節表面粗糙度分析,和涂層厚度及孔隙率分析等等,為骨科植物的研發生產帶來高效的檢測手段。
Leica MAP 軟件
基于您應用需求的多樣化功能配置可供選擇
用于3D表面紋理分析的高級研究
表面分析,從使用ISO 25178分割算法的完整表面中提取幾何次表面(例如組件層),即時計算其平面度,并以與完整表面相同的方式進行分析
更多的表面紋理和形狀參數,ISO 25178和EUR 15178(Surfstand)功能體積、空間和混合參數,ISO 12178平面度參數
功能體積分析(磨損和潤滑),以圖形方式顯示ISO 25178和Sk功能體積參數,以便于磨損和潤滑研究;研究峰值/晶粒/顆粒分布和密度
使用交互式工具計算輪廓尺寸,例如距離、半徑、直徑和角度
定義標準尺寸公差,并顯示合格/不合格
檢測任何特征,根據不同的分割原則進行特征選擇:
閾值分割(使用用戶定義的閾值檢測粒子)
流域分割(使用ISO 25178-2標準中定義的方法)
邊緣檢測(應用邊緣檢測過濾器)
圓形檢測(檢測圓形或球形顆粒)
計算ISO 25178粗糙度參數(Spd、Spc、S5p、S5v、S10z、Sha、Sda、Shv、 Sdv),并在摩擦學研究中應用Spd(峰值密度)和Spc(算術平均峰值曲率)參數,例如塑性和彈性
顆粒分類,檢測到的顆粒可以根據其特征(如幾何形狀、高度或大小)分為不同的類別
專業表面分析工具拓展
曲面幾何圖形,測量輪廓和曲面上的距離和臺階高度; 結構分析,評估孔洞和山峰的面積和深度
基本的2D和3D濾波技術,濾波粗糙度和波紋度,使用ISO標準濾波器(高斯濾波器、樣條濾波器等)
基本二維剖面參數和三維面參數,例如ISO 4287參數、ISO 25178參數等
結 語
總的來說,醫療器械行業正處在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并存的時期,也正迎來巨大的變革。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醫療設備將成為行業的重要驅動力。顯微鏡在提高醫療器械安全性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智能檢測到遠程診斷,這些技術的應用將提高醫療效率,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進步,相信顯微鏡的運用也會幫助醫療器械領域相關產品更加精準、安全。
了解更多:徠卡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