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作為中藥材是中華民族在與疾病長期斗爭的過程中積累的寶貴財富。國務院印發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中也倡議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推動中藥發展。中草藥囊泡作為疾病治療藥物或藥物載體具有免疫原性低、安全性高、可大批量低成本生產制備等優勢,對于中草藥囊泡的研究和應用符合國家對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和中醫藥科技戰略發展目標的要求。但同時目前人們對于中草藥囊泡的研究比較淺顯,面臨一些挑戰:如中草藥囊泡提純方法的開發和標準化、特異性標志物的篩選、生物安全性評價研究等。為了克服中草藥囊泡的這些缺點,應優化其分離方法以獲得穩定的納米囊泡,并評估其形態特征、定量和活性成分等與功能相關的詳細信息。對于中草藥囊泡來說,分離與鑒定,質量控制等環節仍存在爭議與分歧,尚缺乏統一標準。中草藥囊泡研究與應用是中醫藥現代化新機遇,應用前景無限,機遇與挑戰并存。
為推動中草藥囊泡的發展,由全國中草藥囊泡研究與應用專家委員會牽頭,匯聚來自全國中草藥囊泡領域的專家力量,率先形成“中草藥囊泡研究與應用專家共識”,致力于建立安全、有效、可控的精準化中草藥囊泡研究和應用體系,該共識發表于2024年1月的《中草藥》雜志上。
共識中對中草藥囊泡命名方法、分離方法、質量控制及其應用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描述。其中,廈門福流生物(NanoFCM Inc.)自主研發的納米流式檢測技術被正式納入其中,作為中草藥囊泡質量控制環節的重要表征標準,承擔了中草藥囊泡粒徑、濃度和純度表征的重要角色。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細胞外囊泡研究與應用專業委員會中草藥囊泡研究與應用專家委員會.中草藥囊泡研究與應用專家共識(2023年版)[J].中草藥,2024,55(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