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負面刺激通常會引起正常老鼠的避免反應,即它們傾向于遠離或減少接觸負面刺激的行為。然而對于記憶損傷的老鼠,在面對負面刺激時可能表現出一系列行為上的變化。如回避行為的減少,暴露時間增加,學習速度減緩,反應不當等:因此,通過小鼠的這些行為反應,我們可以用以下三種行為學實驗對記憶損傷模型的老鼠進行評估。
一、穿梭實驗
穿梭箱實驗(Shuttle Box Experiment)主要用于研究小鼠的主動回避反應和條件反射。實驗裝置通常由兩個相互連接的箱子組成,中間有一個可供小鼠穿梭的小門。在實驗開始時,小鼠被放置在一側的箱子中。在一側箱子中會給出一種刺激(如光或聲音),然后在同一側箱子中給出一個輕微的電擊。小鼠會學習到當預警刺激出現時,應通過穿梭到另一側的箱子來避免電擊。通過多次實驗,小鼠會學習并記住這種刺激與電擊之間的聯系,從而在以后的實驗中更快地做出反應。通過觀察小鼠的反應時間和錯誤次數,研究者可以評估其學習和記憶能力。
1.1 實驗裝置:
通常由兩個相同的的組成,兩者通過一個開口相連。
1.2 實驗目的:
穿梭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評估小鼠學會避免或逃避有害刺激的能力,并了解其對條件刺激的學習和記憶。
1.3 實驗原理:
Passive Avoidance:小鼠在兩箱之間穿梭,通過與電擊相關聯,學會避免進入電擊相關的區域。
Active Avoidance:小鼠在接受條件刺激前通過學會特定信號(例如聲光刺激的提示)來避免電擊,進一步發展為預測刺激并主動避免。
1.4 測試指標:
主動回避次數(Active Avoidance Entries): 記錄老鼠在電刺激發生前,通過聲光刺激主動回避電刺激的次數。正常老鼠通常表現出較多的主動回避,而記憶損傷的老鼠可能主動回避減少。
被動回避次數(Passive Avoidance Duration): 觀察老鼠在受到電擊時,在電刺激結束之前回避電刺激刺激的次數。被動回避時間增加可能是記憶受損的指標。
無反應次數(No Response Entries): 記錄老鼠對電刺激無法做出正常反應的次數。記憶損傷可能導致無反應次數增加,表明記憶缺陷影響了適應能力。
二、避暗實驗
避暗實驗(Dark Avoidance Experiment)是小鼠行為學中用于評估小鼠的學習和記憶能力的實驗方法。實驗裝置通常由明亮區域和暗色區域兩部分組成,兩者通過一個開口相連。實驗開始時,小鼠被放置在明亮區域。許多小鼠有避暗傾向,更愿意待在暗區。然而,當暗區與不愉快刺激(如輕微電擊)關聯時,小鼠需學習并記住暗區可能帶來不愉快的結果。如果小鼠在實驗后更傾向于待在明亮區,表明其已學習并記住了暗區和不愉快刺激的關聯。通過對比小鼠在明暗區的停留時間,研究者可評估其學習和記憶能力。
2.1 實驗裝置:
通常由明亮區域和暗色區域兩部分組成,兩者通過一個開口相連。
2.2 實驗目的:
評估小鼠對于明亮和暗處的偏好以及其學習和記憶暗區可能帶來不愉快刺激的能力。
2.3 實驗原理:
在實驗開始時,小鼠被放置在明亮區域。由于許多小鼠有避暗傾向,它們更愿意待在暗區。然而,當暗區與不愉快刺激(如輕微電擊)關聯時,小鼠需學習并記住暗區可能帶來不愉快的結果。如果小鼠在實驗后更傾向于待在明亮區,表明其已學習并記住了暗區和不愉快刺激的關聯。
2.4 實驗方法:
小鼠在訓練中學習明亮和暗區域之間的關聯。暗區可能伴隨著不愉快刺激,例如輕微電擊。
2.5 測試指標:
小鼠在明亮和暗區域的停留時間:如果小鼠更傾向于待在明亮區,這可能表示它們已經學會了避免與暗區相關聯的不愉快刺激。
三、跳臺實驗
3.1 實驗裝置:
跳臺實驗通常由一個電刺激平臺和一個安全平臺(跳臺)組成。小鼠被放置在安裝平臺上,電刺激平臺會有持續的電刺激。
3.2 實驗目的:
跳臺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評估小鼠學會抑制自身向電刺激平臺探索的習性,從而避免電刺激的能力,以了解其學習和記憶能力。
3.3 實驗原理:
在實驗開始時,小鼠置于安全平臺上,而電刺激平臺會有持續輕微的電刺激。小鼠需要學習通過停留在安全平臺來避免電刺激。如果小鼠在實驗后在訓練之后一直停留在站臺上,這表明它已經學會了如何避免不愉快的刺激。
3.4 實驗方法
訓練階段:小鼠在訓練中學習通過跳躍到安全平臺來避免電刺激。可能需要多個訓練階段,以確保小鼠掌握了避免的技能。
測試階段:將訓練過的小鼠置于跳臺上,觀察小鼠的行為。
3.5 測試指標:
小鼠跳下平臺的潛伏期;
小鼠跳下平臺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