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在癌癥治療中非常火熱。腫瘤免疫學治療的目的是激發或調動機體的免疫系統,增強腫瘤微環境抗腫瘤免疫力,從而控制和殺傷腫瘤細胞。隨著免疫治療的興起也推動了腫瘤研究的發展,但是由于人源化體系的復雜性、免疫系統的部分或無效重組建等問題,致使免疫腫瘤模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臨床上迫切需要能夠用于個體化驗證療效的體外模型。類器官的出現給腫瘤免疫治療提供了新的契機,然而,現有的類器官中缺乏免疫細胞限制了其發展。
小愛這次給大家介紹一下基本的腫瘤類器官免疫共培養方法,如下:
1、類器官準備
1)提前一周,復蘇培養類器官至狀態良好;
2)取合適數量類器官,使用預冷PBS清洗數次,去除大部分基質膠;
3)使用培養基重懸類器官。
2、PBMC分離和類器官共培養
1)外周血在無菌環境下,使用添加EDTA-K2的真空采血管采集,運輸保存;
2)將新鮮靜脈血與PBS緩沖液1:1稀釋,輕輕混勻待用;
3)添加4ml細胞分離液(abs930),緩慢加入靜脈血混合物8ml,靜置待用;
4)2000rpm離心20min,在此過程中升降速度降至1,避免產生細胞融合;
5)此時觀察到15ml離心管為4層,輕輕吸取第2層白色懸浮物于15ml離心管,混勻待用;
6)1500rpm離心10min,在此過程中升降速度降至1,避免產生細胞融合,棄上清;
7)添加適量T細胞無血清基礎培養基靜置培養觀察。T細胞無血清完全培養基的配置:向T細胞無血清基礎培養基里添加IL-2(abs05543)200-500單位/ml(刺激T細胞生長與增殖),CD3/CD28磁珠(abs160019)3ug/ml(激活T細胞);
8)使用T細胞無血清完全培養基,懸浮調整至合適濃度,96孔板,每孔約加入5*105 活T細胞,100ul體積;
9)重懸類器官混合液,分別加入等量的樣至96孔板中,至總體積200ul。
3、培養觀察
1)D0觀察記錄類器官和T細胞狀態;
2)37℃,5% CO2條件下培養,每日連續觀察;
3)D3吸出100ul培養上清,加入100ul新培養基,同時加入(處理抗體或藥物)使至終濃度100nM(如果D3已出現顯著差別,則記錄大視野明場形態,終止實驗);
4)觀察至實驗組間差異顯著,拍照記錄大視野細胞明場形態;
5)細胞上清保存用于后續檢測。
此圖為我司做得免疫共培養實驗,從上圖可明顯看出B藥物作用下,T細胞有明顯的殺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