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點:高質量的近紅外二區(NIR-II)納米探針可用于檢測疾病、監測治療過程和了解疾病發展,對實時生物成像和醫學診斷具有重要意義。菁是構建可激活探針的一類重要熒光團,基于菁的NIR-II熒光團往往具有優異的光學性能、簡單的合成方法和極高的吸收,然而其生物學應用卻受到包括水溶液中呈弱熒光、穩定性差和特異性不足等缺點的阻礙。
本文采用分子工程開發了具有明亮、穩定發射和高特異性的基于菁的可激活NIR-II納米平臺。采用聚(苯乙烯-馬來酸酐)(PSMA)封裝NIR-II熒光分子IR1048,以獲得穩定明亮的NIR-II納米顆粒(PSMA@IR1048 NP)。通過電荷調制策略,將一系列菁熒光團負載在PSMA@IR1048 NP上,對活性物質表現出可調響應。結合兩種策略,構建了NIR-II比率型熒光納米探針RNP,包括RNP1、RNP2和RNP3;其中,RNP2表現出次氯酸(HClO)響應性能,并產生更高的NIR-II熒光比(FL2/FL1)信號。這種納米探針能夠可靠地報告糖尿病肝損傷和下肢缺血再灌注(I/R)損傷小鼠模型中的病理性HClO水平。為構建用于生物成像的穩定、明亮和特異的基于菁的NIR-II探針提供了策略。
作者首先將IR780和IR1048作為納米顆粒核心的備選分子,選用了一系列兩親性多聚物來封裝IR780(圖1a)和IR1048(圖1e),以改善它們在H2O中的光學性質和對HClO的化學穩定性。其中,PSMA@IR780 NP在加入HClO后780nm處的吸光度沒有顯著變化,顯示出較好的穩定性(圖1b, c),這可能歸因于其相對較低的ζ電位(圖1d),導致納米顆粒和HClO間產生強烈的靜電排斥。在多聚物結合IR1048所得的納米顆粒中,DSPE-PEG@IR1048 NP和PSMA@IR1048 NP的吸收光譜具有1048nm的特征峰,證實IR1048可以成功地結合到DSPE-PEG和PSMA中,而其余納米顆粒在1048nm處的吸光度可忽略不計(圖1f)。調整IR1048 NP中PSMA和DSPE-PEG的比例,發現隨著PSMA的百分比從0%增加到100%,在H2O中其NIR-II熒光強度逐漸增加(圖1g),對HClO的穩定性也不斷增加(圖1h),ζ電位逐漸降低(圖1i)。這表明PSMA可以提高IR1048在水溶液中的熒光強度和化學穩定性。因此,選擇PSMA@IR1048NP進行表征和后續成像實驗。
PSMA@IR1048 NP可以很好地分散在水中,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下呈直徑約30nm的球形(圖1j)。在水中顯示出明亮穩定的NIR-II熒光,強度高于H2O或MeOH中的游離IR1048染料(圖1k)。在與不同活性物質孵育后,其吸光度和熒光沒有明顯變化,表現出良好的穩定性(圖1l, m)。
圖1.(a)兩親性聚合物和IR780的化學結構。兩親性聚合物@IR780 NPs的一步自組裝。游離染料IR780和用不同兩親性聚合物修飾的IR780在與HClO孵育之前(b)和之后(c)的吸收光譜。(d)用不同兩親性聚合物修飾的IR780的ζ電位。(e)兩親性聚合物@IR1048 NPs的一步自組裝。(f)不同兩親性聚合物修飾的IR1048的吸收光譜。(g)不同PSMA和DSPE-PEG比例的兩親性聚合物@IR1048 NPs的熒光強度。插圖:納米顆粒相應的熒光圖像。(h)不同PSMA和DSPE-PEG比例的兩親性聚合物@IR1048 NPs在與HClO孵育前后的1048nm處的吸光度。(i)用不同比例的PSMA和DSPE-PEG修飾的IR1048的ζ電位。(j)PSMA@IR1048 NPs在H2O中的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圖像。(k)IR1048在H2O、MeOH中和PSMA@IR1048 NPs在H2O中的NIR-II(1100-1700 nm)熒光對比。PSMA@IR1048 NPs在PBS中與各種活性物質孵育后的的吸收(l)和熒光(m)光譜。1:PBS;2:1O2(50μmol/L);3:Cys(50μmol/L);4:GSH(50μmol/L);5:H2O2(50μmol/L);6:·O2−(50μmol/L);7:·OH(50μmol/L);8:ONOO−(20μmol/L);9:HClO(20μmol/L)。激發波長:980nm。
接下來,將一系列菁基熒光團負載在PSMA@IR1048 NP上,構建比率型NIR-II探針RNP(圖2a, e, i)。相較于游離菁基染料,RNP由于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得到改善,表現出更明顯的氰基熒光團特征吸收峰(780nm)和強熒光發射(820nm)(圖2b, f, j)。RNP的化學穩定性與所負載的菁基染料的電荷有關。攜帶+1凈電荷的IR780分子靜電吸附增強,從而顯著提高其化學穩定性,加入活性物質后吸光度和熒光幾乎恒定。而IR775S和IR796帶有0和−1的凈電荷,靜電吸附減弱,使它們更容易被活性物質破壞(圖2c, g, k)。值得注意的是,RNP2在加入HClO后吸光度急劇下降,而對其他活性物質有較好的穩定性,這成為構建比率型熒光納米探針的基礎。此外,RNP的光穩定性也得到改善(圖2d、h、l)。
圖2. NIR-II比率熒光納米探針RNP1(a)、RNP2(e)、RNP3(i)的構建。(b)IR780和RNP1在H2O中的熒光光譜。(f)IR775S和RNP2在H2O中的熒光光譜。(j)IR796和RNP3在H2O中的熒光光譜。RNP1(c)、RNP2(g)、RNP3(k)與各種活性物質孵育后的吸收光譜。RNP1(d)、RNP2(h)、RNP3(l)在808nm激光(180s,200mW/cm2)下的吸收光譜。
如圖3a,RNP2表面的IR775S在HClO存在時顯示出“關閉”NIR-II熒光(FL1,激發波長808nm),同時核心中的IR1048對HClO足夠穩定,因此提供了穩定的NIR-II輸出信號(FL2,激發波長980nm)。RNP2在水溶液中分散性良好,呈球形(~30nm)(圖3b)。
接著調節HClO濃度驗證RNP2對HClO的響應特性。檢測吸收光譜發現,隨HClO濃度從0增加到20μmol/L,RNP2在約780nm處的吸光度逐漸降低,而IR1048特征吸收峰的變化可忽略(圖3c)。熒光光譜也顯示,IR775S的特征峰(~820nm)隨HClO的濃度增加不斷降低,而IR1048峰無顯著變化(圖3e, f)。將FL2熒光圖像除以FL1圖像來進一步構造比率圖像(FL2/FL1),發現RNP2的FL2/FL1比率隨HClO濃度的升高而逐漸增加(圖3d, g)。相較于其他活性物質,在HClO存在時的FL2/FL1比例提高了約30倍,表明RNP2對HClO具有優異的特異性(圖3h, i)。
圖3.(a)用于HClO比率熒光成像的RNP2方案。(b)RNP2的代表性TEM圖像。(c)RNP2與0–20μmol/L HClO孵育后的吸收光譜。(d)在與不同濃度的HClO孵育后,RNP2的FL1(激發波長:808nm,發射波長:1100-1700nm)、FL2(激發波長:980nm,發射波長:1100-1700nm)和FL2/FL1的熒光圖像。(e)RNP2與不同濃度的HClO孵育后的熒光光譜。激發波長:740和980nm。(f)RNP2在820nm處的熒光與(e)中的HClO濃度之間的線性關系。(g)在用(e)中不同濃度的HClO孵育后RNP2的FL2/FL1的定量。(h)選擇性反應:與不同活性物質孵育后,RNP2的FL1、FL2和FL2/FL1的熒光圖像。1:PBS;2:1O2(50μmol/L);3:Cys(50μmol/L);4:GSH(50μmol/L);5:H2O2(50μmol/L);6:·O2−(50μmol/L);7:·OH(50μmol/L);8:ONOO−(20μmol/L);9:HClO(20μmol/L)。激發波長:808和980 nm,發射:1100–1700 nm。(i)與不同活性物質孵育后RNP2的歸一化FL2/FL1比率。
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水平升高為特征的代謝紊亂。在高血糖狀態下,肝臟葡萄糖異常升高,其氧化磷酸化會導致ROS過度產生,而ROS在糖尿病的進展和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實時檢測HClO水平對于糖尿病的輔助診斷非常重要。受RNP2對HClO具有良好選擇性的啟發,作者進一步使用RNP2對糖尿病小鼠的HClO水平進行實時成像。
注射生理鹽水的小鼠為健康小鼠(第1組);腹膜內注射鏈脲佐菌素以獲得糖尿病小鼠(2-4組);用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小鼠,以緩解糖尿病期間的氧化應激(第5組)。(圖4a)。可見第2-4組的小鼠體重逐漸下降(圖4b),其中第4組的血糖水平顯著升高(圖4c)。熒光成像結果顯示,第1、5組顯示出強烈的FL1熒光,而第2-4組FL1的熒光強度逐漸降低(圖4d, e)。且從第1組到第4組,FL2/FL1的比率顯著增加(圖4f),表明隨著糖尿病的持續進展,HClO水平升高。結合檢測時間可知,基于RNP2的比率熒光成像能夠比體重變化早至少1天檢測出鏈脲佐菌素誘導的糖尿病,比血糖測定早至少6天檢測出糖尿病。
作者還研究了糖尿病與肝損傷之間的關系,發現糖尿病過程導致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冬氨酸轉氨酶(AST)顯著增強(圖4g, h)。肝臟組織學分析結果也顯示,與健康小鼠和治療組相比,在不同進展的糖尿病小鼠中觀察到炎性細胞浸潤和空泡變性,并且晚期糖尿病小鼠的損傷比早期糖尿病小鼠更嚴重(圖4i),證明肝損傷與糖尿病之間存在積極關系。
圖4.(a)RNP2用于糖尿病小鼠成像和給藥程序的方案。(b)糖尿病小鼠在不同時間點的相對體重。(c)1-4組小鼠的血糖濃度(ns:無顯著差異,****:P<0.0001,ANOVA)。當平均血糖濃度被確定為大于11.1mmol/L時,認為小鼠中已經發生糖尿病。(d)靜脈注射RNP2 10分鐘后,1-5組小鼠的FL1、FL2和比率FL2/FL1圖像。FL1激發波長:808 nm,FL2激發波長:980 nm。發射波長:1100-1700 nm。黃色曲線表示肝臟區域。(e, f)靜脈注射RNP2 10分鐘后,第1-5組小鼠的歸一化FL1、FL2和FL2/FL1比率的量化。(g, h)1-5組小鼠的ALT和AST濃度。(i)1-5組小鼠肝臟的代表性H&E染色切片。
下肢I/R損傷是骨科手術中常見的主要并發癥,通常伴有過表達的ROS水平。及時測量升高的ROS水平對檢測I/R損傷程度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將RNP2用于對I/R損傷模型中的實時HClO水平進行成像。
小鼠右大腿接受短缺血(30分鐘)或長缺血(60分鐘),假手術組(左大腿)作為對照組,然后均再灌注90分鐘,并腹腔注射RNP2,然后進行NIR-II成像(圖5a)。在注射RNP2后0、60和90分鐘,假手術組的下肢區域顯示出FL1和FL2強熒光,而缺血組顯示出弱FL1熒光(圖5b-d)。其中,長缺血組由于HClO量較高且損傷嚴重,比短缺血組表現出更低的FL1強度和更高的FL2/FL1比率。
此外,對這些小鼠的下肢切片進行了組織學分析(圖5e)。與假手術組相比,在I/R損傷區域可觀察到炎癥細胞浸潤,并且長缺血小鼠(60分鐘)的損傷比短缺血小鼠(30分鐘)的更嚴重,表明I/R過程對小鼠的嚴重損傷。
總之,本研究開發了一種簡易的分子工程策略來構建基于菁的NIR-II比率成像納米平臺,并且成功開發了一種電荷調制策略,以調節納米顆粒對活性物質的反應性,賦予其特定的HClO響應性能。所制備的RNP2可以避免疾病部位其他活性物質的干擾,從而可靠地檢測HClO的病理水平,顯示了基于菁基的納米探針在特定疾病的NIR-II熒光成像中的良好潛力,該策略可能為設計其他明亮穩定的NIR-II納米探針及其生物應用提供見解。
參考文獻
Ma, Y.; Liu, L.; Ye, Z.; Xu, L.; Li, Y.; Liu, S.; Song, G.; Zhang, X.-B., Engineering of cyanine-based nanoplatform with tunable response toward reactive species for ratiometric NIR-II fluorescent imaging in mice. Science Bulletin 2023.
⭐️ ⭐️ ⭐️
近紅外二區小動物活體熒光成像系統 - MARS
NIR-II in vivo imaging system
高靈敏度 - 采用Princeton Instruments深制冷相機,活體穿透深度高于15mm
高分辨率 - 定制高分辨大光圈紅外鏡頭,空間分辨率優于3um
熒光壽命 - 分辨率優于 5us
高速采集 - 速度優于1000fps (幀每秒)
多模態系統 - 可擴展X射線輻照、熒光壽命、一區熒光成像、原位成像光譜,CT等
顯微鏡 - 近紅外二區高分辨顯微系統,兼容成像型光譜儀
⭐️ ⭐️ ⭐️
恒光智影
上海恒光智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學儀器領域立項單位。
恒光智影,致力于為生物醫學、臨床前和臨床應用等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先進的、一體化的成像解決方案。
與基于可見光/近紅外一區的傳統熒光成像技術相比,我們的技術側重于近紅外二區范圍并整合CT, X-ray,超聲,光聲成像技術。
可為腫瘤藥理、神經藥理、心血管藥理、大分子藥代動力學等一系列學科的科研人員提供清晰的成像效果,為用戶提供前沿的生物醫藥與科學儀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