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View系列多模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在免疫缺陷猴子模型構建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1182 發布日期:2023-9-11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近日,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廣東省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研究重點實驗室閆森、涂著池研究團隊在嚴重的聯合免疫缺陷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9.3,一區Top期刊)。
嚴重的聯合免疫缺陷(SCID)包括一系列的遺傳性疾病,會導致免疫系統的嚴重惡化。與SCID相關的關鍵基因中,IL2RG和RAG1發揮著關鍵作用。IL2RG對T、B和NK細胞的發育、分化和功能至關重要,而RAG1通過在淋巴細胞成熟過程中促進V (D)J重組,在適應性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攜帶這些基因突變的動物模型在其免疫系統中表現出明顯的缺陷。非人類靈長類動物(NHPs)是非常適合生物醫學研究的模型,因其與人類在基因和生理上具有相似性。胞嘧啶堿基編輯器(CBEs)是精確和有效地修改基因組中的單堿基突變的有力工具,已經在人類細胞、小鼠和作物物種中有成功實施的案例。
本研究概述了通過使用CBE4max系統使IL2RG和RAG1基因失活來建立免疫缺陷猴子模型。經過堿基編輯的猴子表現出嚴重受損的免疫系統,其特征是淋巴細胞減少、淋巴器官萎縮和成熟T細胞缺乏。此外,這些堿基突變的猴子能夠承載和支持人乳腺癌細胞的生長,有利于腫瘤生長。總之,作者利用CBE4max系統成功地開發了一個具有促進腫瘤生長能力的免疫缺陷猴子模型,可作為推進生物醫學和轉化研究的有價值的工具,具有巨大的潛力。
▲ 圖1 生成堿基編輯猴子過程的示意圖
為了評估使用堿基編輯猴子作為研究人類腫瘤學的體內模型的可行性,作者將人乳腺癌細胞(MDA-MB-231-CMV-EGFP-Luc-Puro)引入突變型和野生型猴子。皮下接種1×107細胞到猴子的腋窩,3周后使用博鷺騰AniView系列多模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進行體內腫瘤成像。圖像清楚地顯示了腫瘤細胞生長的信號。

▲ 圖2
a.人乳腺癌細胞在堿基編輯猴子體內生長示意圖
b.熒光顯微鏡圖像顯示人乳腺癌細胞發出的GFP信號
c.動物活體成像,觀察腫瘤狀態
d.對經過堿基編輯的猴子的腫瘤組織的檢查
博鷺騰助力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