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暨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核醫(yī)學科,國家藥監(jiān)局放射性藥物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惡性腫瘤發(fā)病機制及轉化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楊志主任團隊的研究成果124I Radiolabeled Basiliximab for CD25-Targeted Immuno-PET Imaging of Activated T Cells(124I放射標記巴利昔單抗用于活化T細胞的CD25靶向免疫pet成像)在學術期刊Molecular Pharmaceutics發(fā)表。平生公司的Super Nova® PET/CT 產品在論文中提供了重要的小鼠PET/CT圖像和定量分析。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為楊志研究員。第一作者為王帥亮、劉福濤。
文獻背景
活化T細胞在免疫治療和過繼T細胞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種無創(chuàng)的成像策略可以為我們提供有關T細胞在體內運輸、積累和歸巢的有用信息。在本文中,作者利用長半衰期放射性核素碘-124 (124I)和CD25特異性單克隆抗體巴利昔單抗,制備了一種新型的探針,即124I-Basiliximab,該探針在T細胞的免疫PET成像中具有很高的應用前景。體外實驗結果顯示,124I-Basiliximab對CD25蛋白的親和力(Kd = 5.31 nM)較CD25高表達淋巴瘤細胞系Karpas299明顯高于CD25陰性淋巴瘤細胞系Daudi。在體內,124I-Basiliximab從小鼠體內緩慢排出,使其在免疫PET成像時具有較高的有效劑量(0.393 mSv/MBq)。在Karpas299移植瘤中,作者觀察到124I-Basiliximab探針在給示蹤劑后迅速在腫瘤內積聚,注射24 h后獲得最佳圖像。更重要的是,PHA激活的hPBMC對124I-Basiliximab的吸收更高,這表明124I-Basiliximab在區(qū)分激活的hPBMC和非激活狀態(tài)方面具有潛在的效用。綜上所述,首次制備了124I-Basiliximab,可用于活化T細胞的體內CD-25靶向免疫PET成像。
實驗方法
將200μL的124I-Basiliximab或124I-IgG探針(~ 5.55 MBq)通過尾靜脈注射Karpas299荷瘤小鼠。在注射后2、10、24、48、72和96 h麻醉小鼠,進行Micro-PET/CT成像(型號:SuperNova, 平生醫(yī)療科技)。每個時間點采集10~15 min的PET圖像,根據(jù)CT數(shù)據(jù)進行衰減校正后重建(CT-AC重建)。每只小鼠的感興趣區(qū)域(ROIs)被繪制在CT圖像上,并進一步映射到PET上。計算腫瘤和肌肉的SUVmax,稱為腫瘤-肌肉(T/M)比。
實驗結果
在Karpas299荷瘤小鼠中,124I-Basiliximab在注射后2小時主要在心臟(SUVmax = 2.85)和肝臟(SUVmax = 2.85)中積累,如圖4所示。雖然注射后2小時腫瘤的SUVmax為2.38,但由于腫瘤與背景的比值較低,PET/CT圖像質量不夠好(T/ h比值= 0.84,圖S6)。但在注射后24 h,腫瘤(SUVmax = 2.52)仍表現(xiàn)出124I-Basiliximab的高吸收,而大量放射性藥物已從心臟清除(SUVmax = 1.14),腫瘤-心臟比上升至2.21,腫瘤-肌肉比在各時間點也達到最高(T/M比= 9.33)。在較晚的時間點(48小時或更長時間),腫瘤(48小時SUVmax = 0.92)、心臟和肝臟中的放射性藥物顯著減少。
圖4 124I-Basiliximab在CD25陽性表達Karpas299荷瘤小鼠(5.55 MBq /小鼠,靜脈注射)不同時間點的Micro-PET/CT成像,白色箭頭表示腫瘤區(qū)域
文獻結論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制備了一種新型探針124I-Basiliximab,可用于CD25靶向免疫PET成像。124I-Basiliximab探針易于制備,具有較高的放射化學純度,體外穩(wěn)定性好。此外,124I-Basiliximab在體外和體內均對CD25表現(xiàn)出高度的親和力和特異性,能夠區(qū)分pha激活的hPBMC和非激活的hPBMC。因此,124I-Basiliximab有望應用于活化T細胞的體內免疫PET成像。
使用設備
Super Nova® Micro PET/CT(III 代外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