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寧波大學醫學部和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合作的研究成果Enhanced efficiency of calcium-derived oleoyl serine on osteoporosis via Wnt/β-catenin pathway(油酰絲氨酸鈣通過Wnt/β-catenin通路增強抗骨質疏松癥的療效研究)在學術期刊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影響因子7.419)上發表。平生公司的VENUS Micro-CT(型號:VNC-102)產品為論文提供了重要的小鼠Micro-CT圖像和定量分析。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為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彭兆祥主任、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金春華研究員。第一作者為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研究生陳宇炯同學和寧波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柯春海書記。
文獻摘要
結果:體外實驗表明,OS.Ca相較于OS更穩定,并且與OS組和對照組相比,OS.Ca抑制了Fabp4和Cebpα的表達,而Alp和Runx2的表達顯著上調。隨著β-catenin的激活,OS.Ca恢復了異常的成骨和成脂分化。與OS相比,OS.Ca具有更好的促進成骨和抑制脂肪生成的作用。體內實驗證實,OS.Ca通過β-catenin依賴的方式促進骨生成并抑制脂肪生成,從而改善骨質疏松癥。
結論:OS.Ca比OS更穩定,在體內外對靶細胞延長了作用時間以及增強作用效應。這表明OS與鈣可能存在協同作用。同時,本研究首次揭露了OS.Ca可通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改善骨質疏松癥。因此,OS.Ca通過促進BMSCs的成骨分化和抑制成脂分化來減少骨質疏松癥,并為治療骨質疏松癥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實驗方法
小鼠股骨的掃描是在平生醫療科技(昆山)有限公司(PINGSENG Healthcare Inc.)的VENUS Micro-CT(型號:VNC-102)設備上完成。該設備采用錐形束CT(cone beam CT)技術,是一種能夠達到高分辨率的成像技術。實驗開始時,將小鼠股骨放入樣品艙中,設置掃描管電壓為60kV,管電流為120uA,掃描過程中探測器和球管圍繞樣品艙中軸做360°旋轉,并在掃描區域內進行10000次投射,整個掃描時間為1000s。在探測器捕獲圖像后,將其傳輸到計算機中,然后在Avatar軟件(版本1.7.2,PINGSENG Healthcare Inc.)上采用FDK法逆向重建出股骨三維結構,像素大小為8um×8um×9um。骨體積分數(BV/TV,%),平均骨小梁厚度(Tb.Th, mm),平均小梁數(Tb.N, 1/mm),骨密度(BMD)和平均小梁分離(Tb.Sp, mm)均作為形態測量學研究的一部分進行計算。
實驗結果
采用Micro-CT對骨微結構進行評估和分析。Micro-CT結果顯示,與sham組相比,OVX組小鼠的骨量明顯減少(圖7A),這表明手術成功誘導了骨質疏松癥。BV/TV為骨組織體積與組織體積的比值,可以直接反映骨體積的變化。在濃度梯度中,油酰絲氨酸鈣在0.5 mg/kg/d的濃度具有最好的抗骨質疏松效果(圖7B)。為了比較OS和OS.Ca抗骨質疏松癥的效果。分為4組,即3 mg/kg/d OS, 0.5 mg/kg/d OS.Ca、OVX為陽性對照,假手術為陰性對照。通過Micro-CT結果表明,OS.Ca組和OS組均表現出抗骨質疏松能力,但OS.Ca組在較低濃度下表現出更有效抗骨質疏松能力(圖7C)。這表明鈣與OS可能存在協同作用,OS.Ca在體內具有更好的穩定性。
圖7 C57BL/6J小鼠骨微結構分析。μCT圖像(A)。不同濃度OS.Ca處理的定量分析骨微結構參數BV/TV、Tb.Th,Tb.N, BMD和Tb.Sp(B)。OVX、OS、Sham和OS.Ca處理的骨微結構參數(C)。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文獻結論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OS.Ca比OS更穩定,其在體內外對靶細胞延長了作用時間以及增強作用效應。這表明OS與鈣可能存在協同作用。并且目前的數據還為未來基于油酰絲氨酸鈣抗骨質疏松療法的研究提供了臨床前支持。此外,本研究首次展示了OS.Ca可通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改善骨質疏松癥。這是首次證明油酰絲氨酸或其衍生物具有這種作用。因此,OS.Ca通過促進BMSCs的成骨分化和抑制成脂分化來減少骨質疏松癥,并為治療骨質疏松癥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使用設備
Micro CT(型號:VENUS)(平生科技)
影像軟件:Avatar(平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