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標題:Water-extracted Lonicer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 attenuates allergic rhinitis by regulating NLRP3-IL-17 signaling axis
發表期刊:Carbohydrate Polymers
影響因子:10.723
作者單位:遵義醫科大學
百趣提供服務:16S測序
研究背景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全世界約有5億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患者,每年呈增長趨勢。AR雖不會危及生命,但是其臨床癥狀引起的情緒問題和間接經濟損害不容忽視。在AR病理學研究中,發現Th1/Th2失衡以及異常高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和肥大細胞表達水平是AR的重要致病因素。NOD樣受體熱蛋白結構域相關蛋白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 NLRP3)炎性小體作為先天免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機體的免疫反應和疾病發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和IL-1β的過表達都存在于AR中,IL-1β促進Th0向Th17細胞分化,釋放IL-17和其他相關細胞因子,從而促進過敏反應。而腸道微生物群的不平衡可誘發過敏反應,增加IgE的產生,也最終導致AR。
目前治療AR的臨床藥物只能緩解癥狀,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嗜睡等副作用。因此,重要的是開發更好的AR治療方法,減少不良反應。益生元可以調節腸道菌群失衡,修復腸道機械屏障,改善AR。而多糖除了是益生元外,還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例如抗炎、免疫調節等。
本研究以一種新的水提金銀花多糖(Water-extracted Lonicer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 WLJP)為研究對象,按每組8只小鼠,分為對照組(給予生理鹽水)、AR組(給予卵清蛋白(ovalbumin, OVA))、WLJP-L組(30mg/kg WLJP-0.25p)和WLJP-H組(60mg/kg WLJP-0.25p)。除對照組外,其余三組分別在0、3、6、9、12、15天進行致敏處理;在21-30天,對WLJP-L組和WLJP-H組進行灌胃給藥,對照組及AR組給予生理鹽水。于第31天將小鼠置于觀察籠中,觀察并記錄小鼠在10分鐘內的噴嚏和摩擦次數(圖1A)。隨后,麻醉小鼠,收集鼻粘膜、結腸組織和眼靜脈叢,以獲得血液和組織樣本。進一步進行細胞因子檢測、鼻腔組織的病理學評價、免疫熒光檢測、流式細胞術分析、蛋白質印跡法(western blot, WB)分析、16S rDNA測序、分子對接和動力學模擬,以研究其對AR的免疫調節作用及其作用機制。
研究結果
1.WLJP-025p的提取、分離及化學性質分析
按照蒸餾水提取、乙醇沉淀凍干的流程來制備WLJP(5.1%),高效凝膠滲透色譜分析表明WLJP-025p是一個均勻的多糖組分。然后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譜測定其糖成分,顯示其為一種具有中性糖側鏈的富含HG結構域的果膠多糖。最后通過核磁共振實驗得出其主要結構性質。
2.WLJP改善OVA誘發的過敏性鼻炎
在摩擦和打噴嚏評估(圖1B)中,在AR組有顯著增加,而WLJP-L和WLJP-H組顯著改善。AR組的血清IgE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WLJP治療顯著降低了IgE濃度(圖1C)。在圖1D中,蘇木精—伊紅染色法(hematoxylin and eosin, H&E)染色顯示AR組的表皮明顯增厚,WLJP治療顯著抑制表皮厚度。在過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 Schiff, PAS)中(圖1E),對照組的鼻粘膜中未發現杯狀細胞,而AR組觀察到大量杯狀細胞,WLJP-H組杯狀細胞表達減少。
3.WLJP抑制小鼠鼻粘膜NLRP3炎性小體的激活和OVA誘發的Th17細胞的分化
WLJP抑制NLRP3、CASP1表達和NLRP3炎癥小體激活(圖2A)。WLJP顯著抑制了OVA誘導的鼻粘膜組織中NLRP3炎癥體元件(NLRP3、CASP1、IL-1β)蛋白表達的上調(圖2B)。AR組中IL-17紅色和p65綠色染色豐富,且p65主要在細胞核中表達,然而WLJP-L和WLJP-H組的IL-17和p65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只有少量p65在細胞核中表達(圖2C)。同時,WLJP在鼻粘膜組織WB檢測中以劑量依賴性方式抑制核p65易位和IL-17表達(圖2D)。在流式細胞術分析中,觀察到AR組的Th17細胞表達顯著高于對照組,而WJLP-L和WLJP-H組的Th17-細胞表達均降低(圖2E)。AR組血清IL-17(圖2F)和IL-β(圖2G)濃度增加,而WLJP-L和WLJP-H不同程度的抑制IL-17的釋放。
圖2. WLJP抑制OVA誘導的相關炎癥通路作用和Th17細胞分化
4.WLJP抑制小鼠腸道NLRP3炎癥小體激活并減輕腸道屏障損傷
WLJP抑制結腸組織中AR誘導的NLRP3炎癥小體活化(圖3A)和NLRP3過度表達(圖3B)。H&E染色顯示小鼠結腸的病理變化如圖3C。結果顯示,WLJP抑制AR誘導的粘附連接蛋白β-連環蛋白和E-鈣粘蛋白、緊密連接蛋白ZO1和閉塞蛋白表達的減少,腸粘膜上皮組織分布減少(圖3D,E)。
圖3. WLJP減輕小鼠腸道屏障損傷并抑制腸道NLRP3炎癥小體激活
5.WLJP可減輕OVA誘導的小鼠腸道微生物群的異常變化
進一步的腸道微生物分析顯示,每組中同時出現了472個屬(圖4A),OVA和WLJP給藥改變了微生物屬的組成(圖4B)。圖4C是對前50個屬水平細菌的相關性分析,其中有9個菌發生了顯著變化。WLJP顯著抑制AR誘導的小鼠腸道微生物群異常變化(圖4D)。根據顯著改變的屬的豐度情況(圖4E)和功能預測的結果(圖4F),發現與炎癥和免疫功能相關的基因比例發生了變化,表明腸道微生物與AR的發病機制以及WLPJ的改善有關。
圖4. WLJP可減輕OVA誘導的小鼠腸道微生物群的異常變化
6.分子對接和動力學模擬
通過模擬WLJP-025p的水解片段和NLRP3的可能作用模式(圖5A),發現可能的結合位點如圖5B所示。對停靠構象進行了50ns分子動力學模擬。首先分析了蛋白質-小分子配合物在分子動力學軌跡上的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 RMSD),如圖所示,持續10ns后,4個RMSD處于穩態,對10-50ns的軌跡進行采樣和分析。其中5個GalA單體穩定結合在蛋白腔內,另外5個穩定結合在蛋白表面的凹槽內(圖5C)。同時發現結合小分子的蛋白質結構整體是穩定的。大多數氨基酸的均方根波動(Root Mean Square Fluctuation, RMSF)在0.2nm以下,其中>0.2氨基酸位于C端和N端,即環區(圖5D)。最后,發現小分子和蛋白質形成的氫鍵數約為10個(圖5E)。
WLJP靶向NLRP3抑制巨噬細胞炎癥
(12-)豆蔻酸佛波酯(-13-)乙酸鹽(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誘導THP-1細胞成為巨噬細胞,聯合NLRP3抑制劑研究WLJP的作用機制。圖6A所示,WLJP和NLRP3抑制劑CY-09均不影響巨噬細胞的存活能力。在ELISA TNF-α(圖6B)和IL-1β檢測(圖6C)中,發現WLJP和CY09均能抑制LPS+IFN-γ引起的炎癥反應。隨后對CY-09和WLJP組進行的交互分析,表明這兩個因素對LPS+IFN-γ組的因變量TNF-α和IL-1β有顯著的交互作用。巨噬細胞免疫熒光染色顯示,WLJP和CY-09抑制NLRP3炎癥小體活化(圖6D)。在巨噬細胞WB分析中,觀察到WLJP顯著抑制NLRP3炎癥小體活化和炎癥表達,與鼻粘膜WB分析結果一致(圖6E)。在NLRP3抑制劑CY-09中也觀察到了同樣的現象。同樣,CY-09和WLJP組的相互作用分析顯示了顯著的相互作用。
圖6. WLJP靶向NLRP3抑制巨噬細胞炎癥 結論
金銀花的一種新型金銀花多糖“WLJP”可能通過修復受損的腸道屏障、調控炎癥免疫交互對話來改善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