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類器官中多種不同類型的細胞,可以在體外自我分化自我組裝,具有干性可以進行傳代;腫瘤球只有單一細胞。
A2:動物源性的樣本一般比人源的更容易污染,尤其是一些胃腸、泌尿系統,培養過程可以添加一些慶大霉素或者抗生素。
A3:一般IC50用的比較多。
A4:因為類器官中有多種細胞類型,并且是一個腔狀的結構,所以不會吸收不到營養。
A5:組織的大小建議黃豆大小;IPS主要是干細胞誘導的,周期比較長,優點在于純度比較高,但是一般不能傳代。
A6:類器官做藥篩是目前的一個新的趨勢,后續應用會更廣泛一些。
A7:一般建議是長到200-300um可以加藥,傳代的第2代或者第3代。
A8:IC50 主要是對藥物敏感性的判斷,與用藥的濃度是有一定關系的。
A9:舉例:如果是檢測化合物,化合物中都有IC50值,我們直接擴大1000倍。
A10:可以加基質膠,也可以不加。
A11:用DMSO做對照即可。
A12:主要看類器官的干性,干性比較好可以傳20代以上;凍存液需要類器官專用的無血清凍存液。
A13:主要看類器官生長的情況,一般是100-200um.如果類器官初始體積就比較大,直徑會更大一些。
A14:原理上是可以的,把基質膠鋪薄一些讓其貼壁,再把培養基換成常規血清培養基。
A15:因為原代細胞是單一細胞系,一些增殖的基因會起到抑制作用,但是類器官中是有干細胞的,每一代的類器官中都有一些具有干性的原代祖細胞,所以可以一直傳代,而且類器官的培養基可以保持細胞干性,抑制其分化能力。
A16:一種是觀察明場圖片,另外就是終點法,像比較常見的CCK8、ATP細胞活性檢測、活死染色法也可以。
A17:比較常見的是CCK8檢測、ATP細胞活性檢測、活死染色法。
A18:建議3-5代是比較好的。
A19:常規顯微鏡4倍鏡下進行計數即可;另外可以用細胞計數儀進行計數。
A20:200-300um;建議是在加藥后120小時以上。
A21:這種屬于腫瘤球構建。
A22:有專用的類器官消化液,還可以借助一些機械的消化手段,一般是1-2min,千萬不要用胰酶消化。
A23:用我們愛必信的消化液是10-15min,常規文獻中的要根據不同組織類型去判斷。
A24:可以的,但是純度是不一樣的。
A25:藥物并一定要滲入到深層,作用一部分的就會起作用,因為類器官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這一點區別于腫瘤球,主要是腫瘤球中間是沒有縫隙的。
A26:差別比較大的,每個類器官的形態都是有一定的區別。
A27:建議每2天拍一次,培養過程多進行觀察,有條件可以每日觀察。
A28:每個孔建議是50個類器官,因為類器官沒有辦法計數,所以每個孔多少還是會有差距。
A29:不建議這樣操作,建議把類器官懸浮在緩沖液或者培養基中進行染色。
A30:是正常的。因為肺在長過程是會有一個M1型到M2型的轉化的。
A31:不同廠家離心力不同,提議自己摸索實驗室轉速,適當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