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都疑惑,細胞被支原體污染后的特征是什么?如何鑒別細胞被支原體污染了?今天,我帶大家分享兩個支原體污染的案例,共同探尋一下細胞被支原體污染后的特征。
圖1 感染支原體的EBTr(牛胚氣管細胞)
先來觀察一下被支原體污染的牛胚氣管細胞(圖1),由成纖維樣逐漸變得類上皮樣;質膜鋪展,潰爛;輪廓不清,邊界模糊。再看右圖,細胞處于邊增殖邊凋亡的狀態,漂浮凋亡細胞過多。
圖2 感染支原體的HT1080(人纖維肉瘤細胞)
接下來再觀察一下被支原體污染的人纖維肉瘤細胞HT1080(圖2),由上皮樣逐漸變得類成纖維樣,胞體細長,和前面的牛胚氣管細胞形態變化剛好相反;偽足伸長,出現明顯的拉絲現象,表明細胞可能在“痛苦”地遷移。使用了支原體殺除試劑,徹底根除了支原體以后,如右圖所示,細胞逐漸恢復了上皮樣形態,拉絲減少。
圖3 細胞膜上的支原體集落
接下來,給大家展示貼附在細胞膜上的支原體集落(圖3),支原體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原核生物,直徑大小在0.1-0.3um,比細菌還要小。支原體可在培養液、細胞膜、細胞內增殖。單個支原體需要借助于電鏡才可以觀察到具體形態,圖中膜上的黑點為支原體集落。細胞背景干凈,形態沒有大的變化,但質膜粗糙,布滿黑點。
總結下來,細胞被支原體污染的主要特征如下:
✔ 增殖減慢;
✔ 上清液澄澈;
✔ 背景干凈;
✔ 細胞形態異常(拉絲、鋪展);
✔ 更換新的培養液細胞狀態沒有恢復。
細胞被支原體污染后的共性表現為細胞增殖減慢、上清液澄澈、背景干凈,這3點可以明確地排除真、細菌污染。值得一提的是,當給細胞的營養體系不佳時,細胞也會表現出形態異常,所以,我們可以給細胞更換新的培養液,如果細胞也沒有恢復正常形態,此時判斷細胞極有可能被支原體“附身”了。
上述的判斷方法需要豐富的經驗積累,日常細胞培養中,我們還可以用PCR擴增試劑盒檢測細胞是否有支原體污染。
支原體檢測試劑盒(PCR法)使用方法
1、樣品準備
取適量待檢細胞培養上清于潔凈的PCR管中(如果是血清樣本,可用 Mycoplasma Free Water 稀釋),利用PCR儀95℃熱處理5min后作為模板;
2、PCR體系配制
每次實驗需設置陰性對照(將1μL待檢樣品換成等量的Mycoplasma Free Water)與陽性對照(在1μL待檢樣品中加入0.5μL Positive Control后一起作為Template),實驗時戴一次性口罩與手套,謹慎操作,防止操作不當引入外源支原體污染;
3、PCR程序設置
表2
Step | Temperature | Time | Cycles |
Initial Denaturation | 98℃ | 2 min | 1 |
Denaturation | 98℃ | 20S | |
Annealing | 56℃ | 25S | 30 |
Extension | 72℃ | 10S | |
Final extension | 72℃ | 5min | 1 |
Hold | 4-16℃ | Forever |
4、凝膠電泳
取10μL PCR產物,使用1%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檢測;
5、結果分析
每次實驗通過與陰性對照、陽性對照檢測結果比較確認樣品支原體污染情況,陽性條帶大小500bp左右。如陰性對照檢測結果中有條帶很有可能是PCR體系中出現污染,建議重新實驗確認結果。如有必要,也可對PCR產物進行常規測序,以確定具體的支原體種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