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關于環狀RNA和腦卒中的解答及FV3000在其新成果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1204 發布日期:2023-3-1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AI的狂飆" ChatGPT都不知道 這項來自中國的新研究成果!

本文作者:沈靈/李斌(姚紅紅教授團隊)
東南大學醫學院
人工智能技術的“狂飆”,誕生了ChatGPT。其“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博學,讓小編產生嚴重“失業焦慮”的同時,也勾起了對新科技的好奇。
恰好看到東南大學姚紅紅教授課題組的新研究成果報道,于是試探性的問了幾個問題:
(1)什么是缺血性卒中?
(2)什么是環狀RNA?
(3)什么是circSCMH1?
(4)關于環狀RNA和缺血性卒中的新研究成果是什么?
(5)這項研究用了什么設備?
讓我們開始與ChatGPT對話吧?
【缺血性卒中】
--- 完美解答
【環狀RNA】
--- 又一次完美解答
【circSCMH1】

--- 再一次完美解答,小編佩服得五體投地
【來自中國的新成果】

--- 哈哈哈,ChatGPT的答案已經過時啦,它居然不知道,東南大學姚紅紅教授團隊關于環狀RNA和腦卒中的新成果(使用了EVIDENT的FV3000共聚焦呢,地球人都知道)
2023年1月30日,東南大學醫學院、江蘇省重癥醫學重點實驗室姚紅紅教授團隊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題為“FTO-dependent m6A modification of Plpp3 in circSCMH1-regulated vascular repair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strok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介紹了環狀RNA治療缺血性卒中的新研究進展,明確了環狀RNA-circSCMH1促進缺血性卒中后血管修復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

姚紅紅教授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靶向中樞并包裹circSCMH1的細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EV)能夠有效促進缺血性卒中模型恒河獼猴和小鼠腦修復,但是,其對血管修復的作用及分子機制仍然未知。
此次的研究揭示,EV-circSCMH1能夠有效促進缺血性卒中模型小鼠與恒河獼猴腦血管修復,并且顯著降低卒中模型小鼠腦部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飾(一種在真核生物mRNA常見的修飾方式)修飾。進一步機制研究表明,circSCMH1促進腦血管內皮細胞FTO發生泛素化修飾,增加FTO向核內轉移,導致血管發育相關基因-脂質磷酸磷酸酶3(lipid phosphate phosphatase 3,Plpp3)的m6A修飾降低,從而抑制了YTHDF2對Plpp3 mRNA的降解,導致Plpp3 mRNA與其編碼蛋白LPP3在內皮細胞中的水平增加,促進血管修復。

該研究從血管修復層面擴展了circSCMH1促進缺血性卒中腦修復的機制,為治療缺血性卒中的新藥研發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點。
【三維腦片神器FV3000】
--- 哈哈哈,ChatGPT的答案比較寬泛,再次不能讓人滿意
本次研究以恒河獼猴和小鼠為動物模型,使用奧林巴斯FV3000共聚焦顯微鏡采集腦片內血管三維熒光信號。本文用到的共聚焦FV3000設備操作簡單,數據處理快,能夠在Z軸拍攝時進行實時三維重構;此外,還增加了高分辨率圖像采集以及多色熒光信號同時采集等功能。在采集血管熒光信號過程中,FV3000顯微鏡利用Z軸疊加,高分辨拍攝可以更清晰腦片內血管末端圖像。該功能對神經領域研非常有利,可以更有效的捕捉神經元或膠質細胞突起或分支的熒光信號。


CircSCMH1促進腦卒中恢復期血管修復
該工作中博士研究生李斌和奚文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姚紅紅教授、巢杰教授和韓冰副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和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36008-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