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CELL owl 活細胞成像及分析系統在布魯利潰瘍細胞形態監測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961 發布日期:2022-12-1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zenCELL owl用于布魯利潰瘍(英國薩里大學)-細胞形態監測
布魯利潰瘍(BU)是一種容易被忽視的熱帶病,在全球30多個國家中都有發現。由于病變的特征是無痛且缺乏其他明顯的感染癥狀,如發燒等,通常發現較晚。患者經常出現大面積的開放性潰瘍,難以愈合,極端情況下需要截肢,導致終生殘疾。為了減少疾病負擔和嚴重的后遺癥,我們需要更好的了解BU的發病機制。
這篇文章來自英國薩里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院微生物系,2022年1月發表于國際著名的病原微生物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
BU由潰瘍分歧桿菌及其外毒素霉菌內酯的皮下感染引起,在受影響的皮膚組織中出現凝固性壞死和廣泛的纖維蛋白沉積。已有研究證實,在BU病變中血管系統被霉菌內酯破壞。本文作者通過觀察BU病變中血管標志物的表達,對引發這些現象的原因進行了進一步探索。
該文章追蹤了來自8個BU患者活檢的連續組織切片內的908條血管,對纖維蛋白、血栓調節蛋白、CD31、平滑肌肌動蛋白(SMA)、vWF、CD61和TF進行免疫組化分析,評估血管和凝血生物標志物表型,探討與纖維蛋白沉積的潛在聯系。同時,作者還對霉菌內酯對于原代內皮細胞(HDMEC)的影響進行了體外研究,為推動臨床觀察的過程尋求支持性證據。
作者采用了德國InnoME公司的zenCELL owl活細胞成像及分析系統來監測霉菌內酯作用下HDMEC的形態變化,并與滲透性誘導的炎癥刺激脂多糖(LPS)和IL-1β進行比較。霉菌內酯處理的HDMEC最初保持正常的鵝卵石樣外觀,一些圓形細胞正在進行細胞分裂。作用 8 小時后,細胞形成獨特的細長外觀,在 16 小時時變得更加明顯,并在 24 小時時占據優勢。這些變化都發生在霉菌內酯誘導的細胞凋亡之前。
圖1. 不同的刺激作用24小時時,HDMEC的監測圖片
Ctrl-空白對照,DMSO-DMSO,MYC-霉菌內酯,IL-1β-白細胞介素,LPS-脂多糖
視頻1:未處理的HDMEC實時成像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視頻2:霉菌內酯對HDMEC的影響(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視頻3:IL-1β對HDMEC的影響(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以上視頻監測間隔均為30min,監測時長均為24小時。所有視頻均經過壓縮處理。
結果表明,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在壞死區域附近的皮膚組織中很常見。霉菌內酯可以顯著減少細胞連接蛋白,增強BU病變中的血管和淋巴管的高滲透性,從而允許含有組織因子(TF)的結構和血漿蛋白進入皮膚組織,最終導致局部凝血和組織缺血。
德國InnoME公司自主研發和生產的zenCELL owl活細胞動態成像及分析系統,基于非標記、非侵入方法,原位記錄細胞實時生長和定量的分析數據。zenCELL owl體積小巧,耐溫耐濕,可在細胞培養箱內長時間連續工作;通過24個顯微成像鏡頭,對24個視野進行連續的動態監測和圖像獲取。zenCELL owl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圖像、視頻、統計學曲線和定量數據,實現細胞增殖/增殖抑制、細胞培養質控/培養優化、細胞形態變化、位置遷移/侵襲等諸多活細胞動態過程的監測。
環亞生物,生命科學產品全國性代理商,不斷把國外頂級的創新產品引入中國。環亞生物具備完善的公司運營、產品管理、營銷、售前技術支持和售后維修體系。環亞生物作為zenCELL owl產品大中華區獨家代理商,負責zenCELL owl產品大中華區的營銷和售后支持。
更多資訊請訪問文獻全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jep.2021.113853
▼更多 InnoMe 詳情,請聯系我們▼
環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友東路358號閔欣大廈1號樓701/703/705室
電話:021-54583565
郵箱:info@apgbio.com
網址:www.apgbio.com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