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稱:Biomaterials Research
原文標題:Renal clearable bone-targeted contrast agents for theranostic imaging
作者:Haoran Wang,Homan Kang,Kai Bao*,Hak Soo Choi*,et,al.
發表單位:沈陽藥科大學無涯創新學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
發表時間:2022年8月
DOI:https://doi.org/10.21203/rs.3.rs-1889233/v1
研究背景
近紅外(NIR)熒光成像技術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新技術,由于近紅外光的吸收和散射較低,是用于檢查骨折、骨損傷和關節異常等骨疾病理想的成像窗口。
哈佛大學醫學院與麻省總醫院Kang博士/Hak Soo Choi博士研究團隊基于結構固有靶向性(SIT)策略,對某種NIR-I區熒光染料進行了修飾,使其能夠同時在NIR-I和NIR-II區各有一個峰值,被用于活體體內成像。
2022年10月發表于《Biomaterials Research》,我們對文章中近紅外熒光成像的有關應用進行解讀,為活體成像實驗提供更多的參考。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用硫取代中間碳原子,合成了骨靶向近紅外熒光團,發生紅移并增加了熒光強度。對新合成的骨靶向近紅外熒光團水溶液依次進行了物理化學、光學和熱穩定性的研究。在動物模型中進行了鈣結合、骨靶向特異性、生物分布、藥代動力學、2D和3D熒光斷層掃描成像。
動物模型
CD-1小鼠(6-8周齡,雄性)、NCr Nu/Nu裸鼠(6周,雄性)在成像前5天喂食無葉綠素的鼠糧,以減少自發熒光。為了研究體內分布和清除情況,配置0.25-1.0mM近紅外熒光團注射用液。
成像前4h異氟醚麻醉,眼靜脈叢注射近紅外熒光團100μl (25-100nmol)。NIR熒光成像后處死小鼠,取心、肺、肝、胰腺、脾、腎、十二指腸、小腸和肌肉等主要器官,進行組織成像。
近紅外熒光成像
為了評價骨靶向能力、體內分布以及腎臟清除率。20g CD-1小鼠經靜脈注射50nmol (2.5mg/kg) P800SO3-Cl、P800SO3-SH和P800SO3-PEG;注射4h后,移除所有內臟器官,仰臥姿勢固定,進行全身骨成像。
為了評價P800SO3-PEG骨靶向結合穩定性。NCr Nu/Nu裸鼠,眼靜脈叢注射P800SO3-PEG 50nmol (2.5mg/kg),利用NIR-II區成像和NIR-I三維熒光斷層掃描成像系統分別進行兩次成像,分別觀察骨信號隨時間的動態變化。
我們對文章中近紅外成像設備技術參數進行了整理歸納,見下表:
表1.近紅外成像設備技術參數設計
NIR-I 區成像 |
NIR-II 區成像 |
||
激發光 (11mW/cm2) |
760nm |
光纖耦合激發光 (35mW/cm2) |
808nm |
長通濾光片 |
785nm |
長通濾光片 |
1070nm |
白光 |
400–650nm |
拍攝相機 |
640×512-pixel |
三維熒光斷層掃描成像 |
|||
CT 掃描參數 |
FLECT 掃描參數 |
||
管電壓 |
31 kV |
激發光 |
780nm |
管電流 |
500 µA |
濾光片 |
853nm |
曝光時間 |
150 ms |
曝光時間 |
17.5 ms |
360°覆蓋掃描 |
720 幀投影 |
360°覆蓋掃描 |
116幀投影 |
圖像分辨率 |
25×25×25 um |
圖像分辨率 |
1×1×1 mm |
時長 |
15min |
時長 |
33 min 12s |
TriFoil Imaging VivoQuant v2.5:結合CT 、FLECT掃描數據重建三維圖像 |
定量分析
對成像結果感興趣區域(ROI),進行熒光/背景的量化。在每個時間點,至少分析三只小鼠,通過Image J計算信號背景比(SBR)。結果用非配對t檢驗或單因素方差分析(ANOVA)進行統計分析;數據使用Prism9.2.0可視化。
SBR=熒光強度/背景;其中背景是鄰近組織的信號強度,如肌肉或皮膚等
骨組織近紅外熒光顯微鏡
為了測定近紅外熒光團的骨組織分布,CD-1小鼠注射100ul P800SO3-PEG(50nmol),分別于第1天和14天取小鼠骨組織。修剪解剖骨組織,直接包埋于Tissue-Tek OCT中,-80℃冷凍保存。用冷凍切片機切割10μm的冷凍切片。對切片進行熒光分析后進行HE染色。
設置成像參數:710±25nm的激發濾光片、785nm二向色鏡和810±20nm的發射濾光片,調整曝光度和視野成像。
部分研究結果
結構設計與光學性質
與P800SO3相比,其他三組改進的近紅外熒光團均顯示出明顯的NIR-II信號,并且λem隨著取代基團能量的減少而增加,能夠使熒光尾發射區域從NIR-I延伸到NIR-II窗口(NIR-I:Ex760nm,Em785nm;NIR-II:Ex808nm,Em1,070nm)。
當二磷酸七甲胺中間C原子被取代后,可以有效提高NIR窗口的最大吸收波長和紅移系數,增加熒光強度(λemP800SO3=802nm;λemP800SO3-Cl=817nm;λemP800SO3-SH=845nm;λemP800SO3-PEG=847 nm)(圖1)。
圖1.骨靶向造影劑結構設計與光學性質
P800SO3-PEG是NIR-I區花菁染料修飾后,發生紅移并增加熒光強度,能夠在NIR-I和NIR-II兩個窗口進行熒光成像。改善了光學性能,提高了光照敏感性,增強激發后產生的光熱效應(圖2)。
圖2.骨靶向造影劑-P800SO3-PEG
骨靶向性和體內分布
CD-1小鼠摘除所有內臟器官后,仰臥姿勢進行全身骨成像。結果表明,小鼠的胸椎、腰椎和骶椎,以及背側肋骨、髂骨和膝關節部位,均表現出很強的熒光信號(圖3a,b)。
P800SO3-Cl在肌肉和皮膚中表現出較高的非特異性結合,SBR最低(NIR-I,2.3;NIR-II,3.9)。P800SO3-PEG的背景信號最低,骨靶向結合效果最好;NIR-II窗口組織散射較低,SBR值(SBR≈6.0)顯著高于NIR-I(SBR≈3.5)(圖3c)。
研究人員比較了P800SO3-PEG在兩個NIR窗口成像的分辨率,進行小鼠尾椎骨精細成像(圖3d)。可以看到,NIR-II的尾椎骨圖像SBR值為2.4,比NIR-I(SBR≈1.3)高2倍左右;FWHM在NIR-II為100±0.01mm(圖3e)。
圖3.P800SO3-Cl、P800SO3-SH和P800SO3-PEG骨靶向性和體內分布成像
(a)全身骨成像
(b)膝關節成像;color (上),NIR-I (中),NIR-II (下);
(c)骨膝關節及臨近肌肉組織的SBR值(n = 3, mean ± S.D);
(d)尾骨NIR-I和NIR-II成像結果
(e)對圖d白色虛線標記的區域進行FWHM 分析
P800SO3-PEG 藥代動力學參數測定
研究人員為了評價腎臟清除率,通過對CD-1小鼠眼靜脈叢注射P800SO3-PEG(25 nmol),測定血液中P800SO3-PEG動態變化(圖4a)
結果表明,P800SO3-PEG的體內分布和清除速度較快(t1/2α=1.53min,t1/2β=21.7min)。此外,P800SO3-PEG曲線下面積(AUC)較小,清除率較高(0.23mL/min),能夠在4h內快速代謝清除(4% ID)。
P800SO3-PEG骨基質結合穩定性
研究人員選用NCr Nu/Nu 裸鼠,靜脈注射P800SO3-PEG (50nmol,2.5 mg/kg)后,觀察14天內骨基質信號的動態變化(圖4b)。
P800SO3-PEG能夠靶向結合小鼠的顱骨、肩胛骨、脊椎、髂骨和部分股骨;熒光強度逐漸升高,并在第4天達到峰值;能夠穩定與顱骨、脊椎等骨基質結合。
圖4c 比較了CD-1小鼠,靜脈注射 P800SO3-PEG第1天和14天小鼠的膝蓋、顱骨、脊椎和尾椎骨成像,觀察骨信號分布隨時間的變化(圖c):
1)在膝關節中,骨骺和干骺是骨代謝活躍區域,隨著時間的推移,信號減少或消失,并重新分布到脛骨和股骨中。2)生長板(軟骨)中沒有信號。3)顱骨和上頜骨,邊緣輪廓信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明顯,如脊椎(包括胸椎,腰椎和骶椎) ,髂骨和部分背側肋骨。4)棘突中的信號逐漸減少,而橫突中的信號維持不變。5)裸鼠的精確尾椎骨成像,P800SO3-PEG積聚兩周后,每節尾錐表現出明顯區分的高信號強度。6)椎間盤(纖維軟骨)中沒有熒光信號。
第1天的骨縱向分析顯微鏡結果表明(圖4d),骨表面的熒光信號為軟骨(白色箭頭),注射后第14天的成像結果表明,P800SO3能夠穩定地融入骨基質中(黃色箭頭)。隨著時間的推移,游離的P800SO3-PEG沉積在正常骨基質頂部。松質骨的微結構圖像分析表明,該區域有著高周轉率(即藍色虛線)或延遲的新骨沉積(無熒光)。
圖4.P800SO3-PEG骨基質結合穩定性
(a)P800SO3-PEG藥代動力學參數;
(b)P800SO3-PEG在裸鼠體內的生物分布(n = 3, mean ± S.D);
(c)P800SO3-PEG第1天和14天骨基質NIR-II成像
(d) 切除的骨組織進行H&E和NIR成像
P800SO3-PEG的三維熒光斷層掃描成像結果
研究人員通過三維活體斷層掃描InSyTe FLECT/CT成像系統,檢測了NCr Nu/Nu 裸鼠在靜脈注射P800SO3-PEG (100nmol,2.5mg/kg)后第4天,在NIR-I區體內生物分布成像。
FLECT/CT成像結果表明,P800SO3-PEG在注射后4天時表現出明顯的骨靶向結合,主要集中在脊椎和骨關節中。
在不同骨組織中,優先積累在骨代謝活躍區域;腎臟殘留的弱信號,說明P800SO3-PEG具有穩定快速的腎清除率。冠狀位和矢狀位圖像表明,P800SO3-PEG能夠在膝蓋、肩胛骨和脊椎中大量積累,未表現出其它組織的非特異性結合。
圖5.P800SO3-PEG的三維熒光斷層掃描成像
(a)活體成像-全身成像;
(b、c)冠狀位、矢狀位和橫截面區域成像
研究結論
P00SO3-PEG 是具有骨靶向的花菁素熒光染料,對骨組織具有較高的親和力和成像能力,主要器官的非特異性結合最小,激光照射時具有光熱效應。P800SO3-PEG是近紅外成像的最佳骨靶向造影劑,具有在實時和非放射性骨成像的應用潛力,有堅實的用于診斷治療臨床轉化前景。
活體近紅外成像在此研究項目中的應用
P800SO3-PEG的熒光發射波長主要集中在NIR-I 區,研究人員對全身骨結構進行NIR-I區的三維熒光斷層掃描成像,檢測在不同骨組織中的生物分布。
傳統小動物2D成像設備做不到文章中無創、實時骨組織NIR-I區熒光成像,是因為組織穿透低,熒光信號會被皮毛、肌肉、血液等背景熒光阻擋。
Trifoil FLECT/CT有效地解決了NIR-I區組織穿透限制這一成像難題,能夠對深層組織、器官進行高分辨率成像。通過熒光斷層掃描技術,獲得真實的三維圖像和數據,能夠重建骨結構精細圖像。同時能夠多維度進行ROI區域放大分析,為科研人員提供更高質量的數據。
若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FLECT/CT成像系統的內容,或預約使用FLECT/CT設備進行相關實驗,歡迎您通過以下方式聯系我們:
孫元元(技術部)
Tel:13810818543
柴丹(銷售部)
Tel:13810910943
田建華(應用工程師)
Tel:18302907782
張婷瑞(應用工程師)
Tel:13910490151
聯系郵箱:sales@bio-one.cn
訪問以下網站了解更多關于小動物3D熒光斷層掃描成像的詳細內容:https://www.trifoilimaging.com
作為TriFoil Imaging在中國的銷售服務商和技術服務中心,承接了TriFoil Imaging收購的前公司所有設備維修、維護,包括GE公司的小動物CT、SPECT/CT以及BioScan公司的光學成像系統。歡迎您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以查看更多相關報道。歡迎您就產品、應用及實驗等感興趣的方面與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