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設備銷售商,我們總是期望新的設計和技術可以應用于一些熱點研究方向,那么新型的三維熒光斷層掃描成像技術(Insyte FLECT/CT:http://www.trifoilimaging.com)是否可以應用于CAR-T研究呢?
直接而簡短的回答:是的,可以!
CAR-T細胞(嵌合抗原受體)療法是一種癌癥治療策略,通過收集患者自身的T細胞,一種攻擊患病細胞(如癌細胞)的免疫細胞,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術使其能夠識別在癌細胞上表達的抗原。這些經過改造后的特異性免疫細胞被稱為CAR-T細胞,當它們被重新注入病人體內后,來自病人自身的、已經過改造的CAR-T細胞便可以攻擊并殺死癌細胞。在實際應用時,CAR-T細胞往往需要一種特殊蛋白質(細胞因子)的局部激活來刺激其產生殺傷功能。這也使得常規的ACT(Adoptive cell therapy)療法雖然對白血病等疾病有效,但很少能成功治療實體腫瘤。
我們選擇了最近發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成果(doi: 10.1126/sciadv.abn8264),以它為例說明Insyte FLECT/CT技術在此研究方向的應用價值。
斯坦福大學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增強CAR-T細胞對實體腫瘤殺傷力的遞送方法。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基于水凝膠的傳遞系統,將CAR-T細胞和用于激活其殺傷功能的細胞因子共同添加到水凝膠中,然后將混合物注射到腫瘤附近。一旦CAR-T細胞到達病灶區域,細胞因子將直接刺激CAR-T細胞產生殺傷活性。
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基于生物發光的in vivo光學成像技術,對以下3個方面的實驗結果進行監測:
1、觀察基于水凝膠的給藥系統在小鼠體內隨時間的穩定性/降解情況。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近紅外熒光團(Alexa Fuor 647)與混合在水凝膠中的納米顆粒結合,然后將這些水凝膠植入小鼠體內,并在設定時間內進行成像。
2、跟蹤注射后的CAR-T細胞:CAR-T細胞經過基因修飾后,不僅可以識別特定的腫瘤抗原,而且可以表達熒光素酶(LUC),用于生物發光成像。
3、評估CAR-T治療效果:經過修飾后的癌細胞(MED8A, human medulloblastoma brain cancer)也可表達LUC,用于生物發光成像。將這些癌細胞注射到小鼠皮下,建立皮下腫瘤模型。在注射CAR-T細胞進行治療后,可以觀察到來自腫瘤的生物發光信號,并且信號強度隨時間的推移而下降,表明該種CAR-T給藥系統對于實體腫瘤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如果在上述研究中使用3D熒光斷層掃描成像來替代生物發光成像,會對實驗過程及結果有哪些提高呢?
首先,研究人員可以使用近紅外熒光蛋白(iRFP)來替代LUC對腫瘤細胞進行標記,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在后續成像時不再需要額外注入底物(熒光素)用于生物發光成像。由于影響生物發光過程的因素很多,包括底物濃度、氧氣、ATP、腫瘤大小、溫度等,從而間接影響對遞送系統療效的評估。而利用iRFP進行熒光成像時,由于信號采集完全依靠激發光/發射光,不受其它因素的干擾,可有效避免熒光素底物可能對實驗結果產生的影響,得到更加穩定的定量結果,從而能夠更加準確地評估CAR-T遞送系統的治療效果。
其次,研究人員可以把皮下腫瘤設計為原位腫瘤。盡管這項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評估基于水凝膠的CAR-T給藥系統的療效,但如果能夠在此基礎上引入InSyTe FLECT/CT,便可以更進一步地實現對于CAR-T在原位(即深層組織模型)中的療效監測。毫無疑問,3D熒光斷層掃描技術的應用,能夠協助研究人員獲得更多更全面的實驗數據,這些數據也將更加有助于對實驗結果的評估,在實驗結果向臨床轉化的過程中發揮出巨大的價值。
本文僅以原文獻中的成像方法為例進行技術討論,不對原文實驗結果有任何評價性的結論。
技術服務聯系方式:
孫元元(技術部)
Tel:13810818543
柴丹(銷售部)
Tel:13810910943
田建華(應用工程師)
Tel:18302907782
張婷瑞(應用工程師)
Tel:13910490151
聯系郵箱:sales@bio-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