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類藥物廣泛應用于鎮痛,但對其產生藥物依賴帶來嚴重的負面作用。阿片類藥物的致死劑量急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明顯助長了美國“阿片危機”。長期阿片類戒斷引起快感缺失、阿片類尋求和社交回避等癥狀,這進一步增加復吸的風險。
Kappa型阿片受體(KOR)與其內源性配體強啡肽。強啡肽通過激活KOR調節神經遞質的釋放發揮鎮痛作用。KOR拮抗劑在抑郁癥和藥物戒斷引起的負向情緒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而KOR激動劑則引起社交逃避等負向情緒。
中縫背側(DR)5-羥色胺(5-HT)神經元和腹側被蓋區(VTA)多巴胺(DA)神經元表達 KOR。伏隔核(NAc)區域多巴胺1型受體神經元富集表達強啡肽,接受DA和5-HT神經元的輸入,在社交行為中發揮作用。
2022年10月4日斯坦福大學精神和行為科學系Robert C. Malenka研究團隊揭示了阿片類藥物戒斷NAc區域 KOR過度激活,5-HT釋放減少,引起社交障礙。
1、KOR激活介導阿片戒斷引起的社交障礙
小鼠在接受劑量遞增的嗎啡3周后表現出與同伴小鼠接觸時間減少、社交偏好性降低等社交障礙。在NAc shell區域注射長效KOR拮抗劑后可明顯緩解長期戒斷嗎啡引起的社交障礙。
進一步通過病毒載體工具特異性誘導NAc shell區域強啡肽能神經元(簡稱NAc-Pdyn神經元)凋亡后并不影響長期戒斷嗎啡引起的社交障礙,但在誘導中縫背核區域強啡肽能神經元(簡稱DH-Pdyn神經元)凋亡后可阻斷長期戒斷嗎啡引起的社交障礙,這就表明中縫背核,而不是NAc shell,強啡肽的釋放調控嗎啡戒斷引起的社交障礙。
2、中縫背核強啡肽能神經元調控戒斷引起的社交障礙
光遺傳學技術激活DH-Pdyn神經元或DH-Pdyn神經元投射到NAc環路后均明顯降低小鼠的社交行為。在光激活DH-Pdyn神經元的同時NAc shell區域注射KOR拮抗劑后可促進小鼠社交行為。
免疫熒光實驗發現DH區域強啡肽幾乎不與多巴胺共釋放,但約一半強啡肽神經元與5-羥色胺神經元共標。病毒示蹤實驗DH-Pdyn神經元主要投射到NAc區域背內側shell區域,而5-羥色胺神經元或其與DH-Pdyn神經元共標的神經元投射到NAc區域整個shell和core區域。
3、KOR降低5-羥色胺釋放引起戒斷相關的社交障礙
逆行病毒實驗發現NAc區域接受來自于DH區域表達 KOR的5-羥色胺神經元輸入,在特異性敲除5-羥色胺神經元上的KOR可明顯阻斷長期戒斷嗎啡引起的社交障礙。但敲除多巴胺能神經元上的KOR并不影響長期戒斷嗎啡引起的社交障礙。
正常狀態下KOR激動劑抑制5-羥色胺釋放。通過光纖記錄5-羥色胺熒光探針強度,發現在社交過程中NAc shell區域5-羥色胺釋放增加,而在嗎啡長期戒斷后的社交過程中5-羥色胺釋放減少。在敲除KOR后在社交過程中NAc shell區域5-羥色胺釋放增加,而在嗎啡長期戒斷后的社交過程中5-羥色胺釋放仍然增加。
總結
本文發現了在阿片類藥物戒斷后激活KOR進而抑制NAc shell區域5-羥色胺的釋放,引起社交逃避行為。
-END-
想了解更多內容,獲取相關咨詢請聯系
電話 : +86-0731-84428665
聯系人:伍經理 +86-180 7516 6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