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應器應用:人間充質干細胞hMSC培養及放大過程工藝關鍵
瀏覽次數:2404 發布日期:2022-11-4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人間充質干細胞(hMSCs)在治療神經、骨骼、關節和心血管等疾病上顯示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異源hMSC由于其低免疫排斥性和低制造成本顯示出了更大的發展潛力。臨床試驗中,治療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給患者輸入的合格細胞數量。因此,體外擴增獲得足夠數量的細胞、降低生產成本,以及擴增系統的持續穩定性將是未來細胞治療商業化的關鍵。
工業研究表明,與傳統平面擴增方法相比,使用微載體生物反應器培養可以獲得近80倍的單位體積細胞產量,同時所占空間更少從而降低了整體制造成本。在生物反應器中微載體懸浮培養具有易于擴展、更均勻的營養分布、可以實現在線/離線監測、可以實施多種補料策略等優勢。同時還可以更好地滿足FDA對實施過程分析技術(PAT)的建議。
與平面擴增方法不同,微載體培養需要攪拌使培養基均質化,氧氣、營養物質和細胞代謝物交換也需依賴傳質完成。攪拌還會帶來剪切力,也將影響細胞的生長。同時,由于細胞附著微載體主要靠細胞和微載體之間的碰撞和粘附,這一過程也將比平面培養耗時更久。Bioprocessing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Planar Culture to Microcarrier-Based Bioreactors中討論了微載體hMSC擴增中生物反應器的重要過程參數,如溫度、pH、DO、攪拌和進料策略,以滿足更復雜的生物過程需求。
攪拌
生物反應器攪拌速率保持在所需的速度下限,可以在滿足傳質需求的條件下避免微載體在死區的聚集。保持微載體懸浮的攪拌速度下限可以通過可視化或粒子圖像測速進行確定。找到完全懸浮所有微載體的閾值攪拌,同時要確保微載體均勻分散。
此外在利用微載體進行生物反應器大規模擴增時還需考慮體積能量耗散的影響,即微載體懸浮所需的單位體積功率輸入與攪拌速度成正比。攪拌速度常需要隨著培養時間的增加而增加,以抵消較重微載體造成的聚集。與混合相關的另一個因素是葉輪尖端速度。由于葉輪尖端剪切應力高,對細胞造成的潛在損害也是較大的。因此,選擇合適的葉輪的尺寸和幾何形狀對可行性至關重要。
適于細胞培養的反應器槳葉
控制系統(溫度、pH和DO)
hMSC培養適宜溫度通常為37°C。生物反應器通常配備有溫度控制單元,該溫度控制單元接收來自溫度傳感器的信號。在生物反應器培養中有兩種調節溫度的方法。一種是保持生物反應器水套的溫度;另一種是通過熱電偶或溫度傳感器測量溫度來直接控制并使用加熱毯或墊加熱生物反應器。前者可能由于間接測量而有一些偏差,而后者需要關注溫度傳感器和熱源的相對位置。
高細胞密度的微載體培養需要對pH值進行更精細的控制,這對軟件PID控制功能提出了要求。pH設定值通常介于7至7.5之間,可通過稀釋堿(例如,NaOH、NaHCO3)和稀釋酸(例如,H2SO4)或CO2氣體來控制pH值。盡管生物反應器每次使用前必須校準在線pH電極,但結合離線校準可提高細胞增殖期間的測量精度。
D2MS多參數設置與視頻流監控軟件界面
溶解氧(DO)是維持代謝活動和細胞生長的重要因素。生物反應器供氧有兩種方式:底通(sparger)和表通(overlay)。與微生物發酵相比,hMSC培養過程中的溶解氧通常可以通過表通(overlay)曝氣來保持。但當細胞密度達到某一臨界值,并氣液表面與體積比太低,則可以考慮底通(sparger)曝氣供氧。
D2MS過程數據監測軟件界面
氧傳質速率,表示生物反應器中氧傳質的效率,由界面面積、傳質系數和氧濃度梯度決定。界面面積由幾何參數決定,包括生物反應器的形狀、尺寸以及噴射氣泡的大小決定。氣泡尺寸越小,界面面積越大,氧傳遞越好。氧傳質系數受混合、能量耗散等因素的影響。有研究表明,在氣流速率為0.05vvm的2-L生物反應器中,將攪拌速度從6 rpm增加到20rpm時,氧傳質系數(kLa)增加了1.7倍。
補料策略
培養基是hMSC生產的主要成本之一。采用合理的補料策略,有利于用更少體積的培養基收獲更大的細胞產量。分批培養是一種方便且經濟的培養策略。其優點有易于操作、低污染風險和更少的培養基用量。但由于營養的限制,分批培養無法實現高細胞密度培養。
更常見的培養策略是分批補料式培養,可以避免營養消耗帶來的生長抑制,中途無需停止攪拌,還保留了hMSC分泌的細胞因子,并且在擴增過程中沒有細胞丟失。但這種培養策略由于環境改變,可能會導致單位體積細胞產量減少。
灌流培養策略可以穩定地將新鮮培養基添加到生物反應器中,同時將用過的培養基泵出。這種策略可以獲得單位培養基體積下更大的細胞密度。有研究在基于微載體的攪拌罐生物反應器中使用相同培養基,用分批補料和灌流培養策略進行培養。灌流培養得到的細胞密度是分批補料的1.28倍。灌注培養補料速率可根據生長和離線培養基分析進行控制,可以以更少的培養基進行補料。
參考文獻:Tsai AC, Pacak CA. Bioprocessing of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Planar Culture to Microcarrier-Based Bioreactors. Bioengineering (Basel). 2021 Jul 7;8(7):96. doi: 10.3390/bioengineering8070096. PMID: 34356203; PMCID: PMC8301102.
免責聲明:本文有些內容節選翻譯自參考文獻。因水平有限,詳細內容請參考原文。僅作知識分享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