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應器助力高效合成植物源三七素
瀏覽次數:1276 發布日期:2022-11-4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三七素是一種存在于三七、山黧豆、人參等植物中的天然活性成分。三七素具有抗炎、降血糖、神經保護和減輕糖尿病腎病損傷等作用。可以作為天然的止血劑添加在牙膏、云南白藥中,甚至應用于外科手術。但三七素的生物合成途徑尚不明確,從天然植物中直接提取不僅在產率上存在挑戰,還存在成本高的挑戰。
北京化工大學袁其朋教授、孫新曉教授的研究成果Biosynthesis of plant hemostatic dencichine in Escherichia coli,利用逆向生物合成方法設計了三七素從頭生物合成途徑,這項研究不僅為三七素工業化生產鋪平了道路,并且為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學搭建非天然途徑生產目標化學品提供了一個案例。
大腸桿菌合成三七素途徑
有研究證實了三七素是由L-2,3-二氨基丙酸(L-DAP)和草酰輔酶A經酰基轉移酶(BAHD)縮合而成,但這兩種直接前體的合成途徑尚不清晰,使得微生物異源生產三七素具有一定挑戰。通過篩選有效的異源酶,實現了兩種直接前體L-2,3-二氨基丙酸和草酰輔酶A的生物合成。
優化大腸桿菌三七素合成的工程策略
針對于目前報道的唯一一種植物源三七素合酶BAHD3溶解性差的問題,研究者將28個同義稀有密碼子引入密碼子優化后的BAHD3中以降低其翻譯速率,從而顯著提高了其溶解度。這一方法在消除細菌中含有真核酶的生物合成途徑瓶頸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
解決了酶相關的問題之后實驗將合成途徑進行整合,并通過培養實驗評估菌株轉化能力。培養實驗將L-DAP、乙醛酸/草酰乙酸與IPTG一起添加,菌株BW10補料速率為1 g/L,其他菌株為0.5 g/L。將氨芐西林、卡那霉素和氯霉素以濃度100、50和34 μg/mL添加到培養基中。定期取樣分析細胞生長(OD600)和產品積累(HPLC)。底物為草酰乙酸和L-DAP時,培養48h后菌株BW5產生21.7±3.3 mg/L三七素。盡管成功得到了三七素,但其滴度仍然較低。
培養實驗評估菌株轉化能力
通過耦聯乙醛酸氧化途徑和草酰乙酸裂解途徑,并對代謝網絡進行了系統設計,三七素滴度達到1.29 g/L。
三七素的生物全合成
該項研究為進一步探索、優化和大規模生產三七素鋪平了道路,并表明提高菌株性能將實現從傳統的基于植物的生產過程過渡到基于微生物發酵的過程。
T&J-IntelliFerm A 3-L 臺式玻璃發酵罐
T&J-IntelliFerm A 臺式玻璃發酵罐高性價比、穩定,是理想的縮小及放大應用發酵罐,適用于所有類型的微生物培養。具有專用攪拌體系,實現良好的傳質,加以專用的控制策略,輕松即可達到高密度培養。單壁罐體易于離位滅菌,3D冷卻系統+電熱毯加熱的創新方式已成為了發酵罐的金標準。控制軟件實時記錄生物反應過程,支持所有參數的在線監測和遠程控制,同時具有實時曲線。簡單易用,上手快,自動化過程節省人工操作,避免人為帶來的誤差,大幅縮短工藝優化時間。
迪必爾可根據您的工藝需求,為您提供廣泛的PAT組合,包括完全集成的在線傳感器、生物工藝分析儀、以及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T&J-IntelliFerm A 臺式玻璃發酵罐,或者申請免費試用的樣機,請隨時聯系我們!
👇復制下方鏈接至瀏覽器獲取T&J-IntelliFerm A 臺式玻璃發酵罐產品資料https://h7y01zh7a1.feishu.cn/file/boxcnMIRGt9PgYxjc8C6dzWkZoj 密碼:R5oB
掃碼添加微信
Email:l@parallel-bioreactor.com
電話:18017396936
免責聲明:本文節選翻譯自參考文獻。因水平有限,詳細內容請參考原文。僅作知識分享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參考文獻:Li, W., Zhou, Z., Li, X. et al. Biosynthesis of plant hemostatic dencichine in Escherichia coli. Nat Commun 13, 5492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3255-3
感謝資源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