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提供精準數據監測且適用性良好的儀器是輔助科研實驗的基石。為驗證和保障除塵器排出的氣體符合國家空氣質量標準,需對含塵氣體顆粒物粒徑分布及濃度進行在線檢測,四川某高校化學工程學院的科研團隊在《稀釋技術在高濕氣溶膠顆粒濃度檢測中的應用》研究項目中,選擇了Palas®光散射法氣溶膠粒徑譜儀等多款儀器用于實驗檢測。得益于Palas®儀器檢測得到的氣溶膠中顆粒物的數量濃度及粒徑分布等可靠數據,該高校科研團隊在此次課題研究中完成了多項研究成果。
Palas®測量方案
該高校是全國重點大學,其化學工程學院建立了從化工基礎研究到工程應用轉化,從化工工藝開發到化工設備設計的一體化科研體系。該科研團隊在實驗項目進入籌備階段后,通過奧地利維也納技術大學教授的推薦接觸到了Palas®。在對Palas®儀器性能進行細致的了解之后,確定采用Palas® RBG 2000粉塵發生器、VKL 10氣溶膠稀釋器,以及Welas® Digital 2000光散射法氣溶膠粒徑譜儀等作為實驗的檢測儀器。
基于光散射檢測裝置測量原理,采用稀釋與加熱相結合的方法設計了高濕氣溶膠顆粒物濃度在線檢測系統,該科研團隊實現了對含塵氣體的排放濃度及粒徑分布的在線檢測。通過Palas®粒徑譜儀、粉塵發生器和稀釋系統等多款儀器,分別將干燥、自然吸濕狀態的Pural NF顆粒分散為氣溶膠原氣,再用粒徑譜儀監測對比不同狀態顆粒粒徑分布以表征不同濕度顆粒物粒徑分布的偏移情況。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由上圖可知,吸濕后的顆粒與干燥顆粒的粒徑分布明顯不同,吸濕后顆粒的粒徑分布整體向顆粒粒徑減小的方向偏移,且0.3μm左右顆粒的濃度比明顯增加。以粒徑為0.294μm的顆粒為例,在干燥狀態下數量濃度比為0.069,自然吸濕狀態下為0.084,增加了22.7%。驗證了氣溶膠中顆粒在高濕環境中會由于吸濕、冷凝等因素使粒徑及其分布發生變化,導致檢測結果出現偏差。而經過稀釋器稀釋干燥后的氣溶膠粒徑分布與干燥氣溶膠粒徑基本相同。
不斷優化的穩定監測
實驗中的主要檢測儀器Welas® Digital 系列現已升級為Promo® 系列氣溶膠粒徑譜儀。Palas® Promo® 粒徑譜儀系列產品獨特的設計,使其具備:
1. 高達106/cm3顆粒物數量濃度上限,無需稀釋系統;
2. 256個原始采樣通道多達支持輸出128通道的粒徑分布信息;
3. 可更換的傳感器使設備具備更高靈活性,適用于不同應用;
4. 提供耐高溫高壓的傳感器,允許高達10bar壓力和-120℃到470℃溫度下使用。
Palas®很高興能為四川高?蒲许椖刻峁┯辛Φ募夹g支持,未來期望有更多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的機會,助力實現氣溶膠檢測的研究突破。
Promo® 3000氣溶膠粒徑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