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增生是阿爾茨海默病(AD)和額顳葉癡呆(FTD)的常見特征,但其在不同疾病,以及疾病各進程間的差異尚不清楚。
本研究通過檢測星形膠質細胞標記物-膠質纖維酸性蛋白 (GFAP) 的血清水平來研究AD癡呆、輕度認知障礙 (MCI)-AD和行為變異性FTD (bvFTD) 患者之間的差異,確定了血清GFAP作為鑒別診斷以及預測MCI轉化到癡呆的生物標志物的潛力。
文章信息
文章題目:Serum GFAP differentiates Alzheimer's disease from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and predicts MCI-to-dementia conversion
發表時間:2022年4月
期刊名稱: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影響因子:13.654
DOI:10.1136/jnnp-2021-328547
研究概述
這項多中心研究的樣本來自AD癡呆(n=230)、MCI-AD(n=111)、bvFTD(n=140)和對照組(n=129)的血清樣本。樣本收集后,對一組MCI-AD患者(n=32)進行了3.9±2.6年的縱向隨訪。采用Simoa(Quanterix)和Ella(ProteinSimple)檢測血清GFAP、神經絲輕鏈(NfL)和pTau181的水平。
通過對來自四個臨床中心的610名患者的樣本進行研究發現,AD和bvFTD中存在不同類型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增生,并支持血清GFAP作為鑒別診斷和預測MCI到癡呆轉化的生物標志物。
主要研究結論
1、在AD早期血清GFAP含量升高使用Quanterix Simoa HD-1分析儀和Simoa GFAP試劑盒對血清中的GFAP進行檢測。在整個隊列(n=610)中,AD癡呆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比對照組(圖1A)和bvFTD患者增加了兩倍。MCI-AD是AD的早期階段,其血清GFAP與對照組和bvFTD相比,也有顯著升高,但其升高程度低于AD癡呆患者。與對照組相比,bvFTD組血清GFAP也有輕微升高。對攜帶FTLD相關突變的bvFTD患者的亞組分析表明,與對照組相比,只有GRN突變攜帶者血清GFAP水平升高,而c9-FTD、MAPT-FTD和其他突變患者血清GFAP水平沒有升高。觀察到所有疾病組的血清GFAP水平與年齡顯著相關(圖1B)。在對照組和MCI-AD患者中,性別對血清GFAP水平沒有顯著影響,但在bvFTD和AD癡呆患者中,女性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顯著高于男性患者。與男性患者相比,AD癡呆組的女性MMSE評分顯著較低,但在bvFTD組中未觀察到這種差異。
2、在不同臨床中心均發現AD患者血清GFAP水平升高為評估血清GFAP水平與疾病程度的一致性,本研究在每個臨床中心分別比較了疾病組。對照組在各中心的血清GFAP水平非常相似,這表明分析前因素對其檢測結果影響不大(圖1C和表1)。同時AD癡呆患者和MCI-AD患者的血清GFAP在所有患者中都有一致的增加,這些都說明分析前因素對GFAP的檢測結果影響不大。來自Coimbra和Ulm的bvFTD患者的血清GFAP水平相當,但由于患者之間的差異較大,在Munich隊列中略高。
3、認知功能障礙早期血清GFAP的變化為了研究血清GFAP水平與認知障礙的關系,本研究對MMSE評分進行了相關分析。血清GFAP與bvFTD(圖2A)和AD患者(MCI-AD和AD癡呆)的MMSE評分顯著相關。將AD患者按MMSE評分分為兩組:≥20或<20,僅MMSE≥20的患者其血清GFAP水平與MMSE顯著相關。進一步將AD患者分為具有單個MMSE值的組,并對組均值進行非線性回歸分析,以獲得更好的相關性分辨率(圖2B)。圖2B中的回歸線進一步表明,在AD中,血清GFAP水平主要在認知障礙早期發生變化(MMSE≥20)。
4、血清GFAP與血清NfL和pTau181呈中低相關使用Quanterix Simoa HD-1分析儀和Simoa pTau181試劑盒檢測血清中的pTau181,ProteinSimple Ella儀和人NfL試劑盒測量血清中的NfL。在Ulm隊列中,比較了血清GFAP與NfL和pTau181之間的變化(圖3A,表1)。與對照組和bvFTD組相比,AD癡呆組和MCI-AD組血清GFAP水平升高。與對照組和MCI-AD患者相比,bvFTD和AD癡呆患者的血清NfL水平升高,但未達到顯著水平。與對照組和bvFTD組相比,AD癡呆組和MCI-AD組血清pTau181水平顯著升高,與GFAP的模式相似。血清GFAP水平與血清NfL和血清pTau181顯著相關(圖3B)。血清GFAP與CSF t-tau標志物和淀粉樣病變之間相關性雖低(圖3C)但具統計顯著性。在不同疾病組中,只有bvFTD和MCI-AD中的CSF t-tau與血清GFAP水平顯著相關,但CSF生物標記物對于對照樣本的參考價值有限。
5、血清GFAP預測MCI向癡呆的轉化來自Coimbra的一組MCI-AD患者(n=32)在樣本收集(基線)和轉化為癡呆(轉化)或穩定MCI后進行了3.9±2.6年的臨床隨訪。比較了血清GFAP水平和核心AD生物標記物對MCI到癡呆轉化的預測價值。與穩定的MCI患者相比,轉化患者基線時的血清GFAP顯著升高(p<0.01)(圖3D)。這為認知障礙早期血清GFAP升高提供了進一步證據。腦脊液生物標記物(Aβ42、t-tau和pTau181)均未顯示穩定MCI和轉換之間的顯著差異(圖3D),這與MCI-AD中已經存在的持續性淀粉樣蛋白和tau病理學一致。
6、血清GFAP和其他標志物的診斷和預后表現使用ROC曲線分析來研究血清GFAP和其他標記物的診斷性能。以245 pg/mL 為臨界值,GFAP可區分AD癡呆患者與對照組,(圖4A,表2)。以246 pg/mL為臨界值,可區分AD癡呆與bvFTD,(表2)。在Ulm隊列中,比較了血清GFAP、NfL和pTau181的診斷性能。血清GFAP水平可將AD癡呆患者與對照組(圖4B)和bvFTD(圖4C)分開。而血清pTau181的區分度要稍微明顯。(圖4B、C、表2)。血清NfL在區分AD癡呆和對照組方面的診斷性能低于其他兩種標記物。血清GFAP和pTau181均顯示出良好的診斷性能,但兩間僅為中度相關。這與它們反映不同病理生理機制的假設一致。與單個標記相比,它們的聯合使用可能具有價值。與單一標記物相比,兩者結合能更好的區分AD癡呆與對照組和bvFTD(圖4B,C,表2)。除此之外還比較了血清GFAP與CSF中的AD標記物對MCI到癡呆轉化的預測價值。血清GFAP為基線水平上的MCI患者將在未來3.9±2.6年內進展為AD癡呆,而基線水平下的則為穩定的MCI(圖4D,表2)。基于CSF的AD核心生物標記物則不適合區分兩組患者(CSF t-tau,AUC 0.58和CSF pT au181,AUC 0.53,圖4D)。
總結
該研究通過對來自四個臨床中心的610名患者的樣本,采用Simoa(Quanterix)和Ella(ProteinSimple)檢測血清GFAP、神經絲輕鏈(NfL)和pTau181的水平。證實AD患者血清GFAP水平升高,并表明GFAP水平在疾病早期發生變化,支持其作為輕度認知障礙(MCI)到癡呆轉化的標志物。此外還發現了AD和bvFTD中存在不同類型的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