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研究中心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在 Nature 旗下綜合性科學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發表文章“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IL‑7 regulates CAR‑T cell metabolism and enhances in vivo persistence against tumor cells”,發現在CAR結構設計中引入IL-7,增強了CAR-T細胞的持久性,并誘導CAR-T細胞治療后的持久緩解。
研究背景
CAR-T細胞治療已成為一種有前途的新治療方法。然而,CAR-T細胞治療的原發性和繼發性耐藥在各種臨床試驗中普遍存在。在長期隨訪中,30–50%的患者在獲得完全緩解后可能會復發。大多數關于CAR-T細胞治療耐藥機制的研究都指向抗原丟失、CAR-T細胞功能障礙和缺乏CAR-T細胞持續性。因而有必要改進CAR結構設計以克服這些限制,從而最大化臨床效益,如通過優化抗原識別和結合域、共刺激域、通過靶向多種抗原克服抗原逃逸以及用組成性表達的細胞因子武裝CAR。在本研究中,作者在靶向CD19抗原的CAR-T細胞轉基因中結合CD28共刺激信號結構域和IL-7,利用質譜流式(CyTOF)和IsoPlexis CodePlex 檢測在體外和體內研究將IL-7引入到CAR構建對CAR-T細胞抗腫瘤反應的影響。
研究方法
作者利用體外長期腫瘤激發模型研究分泌IL-7的CAR-T細胞的行為和對腫瘤細胞的療效。通過殺傷實驗和IsoPlexis CodePlex芯片檢測了NT T(non-transduced T)細胞、28z-CAR-T細胞和28z/IL-7-CAR-T細胞與腫瘤細胞共培養時釋放到上清中的細胞因子譜。
CodePlex 采用微流控芯片和抗體條形碼技術,實現對細胞培養上清、血清、血漿、腦脊液、肺泡灌洗液等液體樣本中多重細胞因子的自動化定量檢測。
CodePlex與傳統檢測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圖2. CodePlex 群組多重因子定量分析芯片和試劑
研究結果
CodePlex對整體細胞因子分泌譜的評估顯示,28z-CAR-T細胞和28z/IL-7-CAR-T細胞均產生Th1細胞因子和Th2細胞因子,分別包括TNF-α、IFN-γ,以及IL-4、IL-5和IL-13,表明CD4+CAR-T細胞主要由Th1和Th2細胞組成。
為了對CAR-T細胞中的細胞因子譜進行全面的比較評估,對具有相似細胞因子譜的樣本進行了PCA圖聚類,發現:
圖3. 點圖顯示NT T、28z-CAR-T和28z/IL-7-CAR-T細胞在用或不用Raji細胞共培養后產生的細胞因子,點大小表示細胞因子濃度的log10轉化值
研究結果表明,28z/IL-7 CAR-T細胞表現出與28z CAR-T細胞相當的細胞因子反應,但具有優異的持久性能力。T細胞需要具有有效的代謝能力,以產生持久的能量供應,實現更有效的免疫應答,并根據其分化和記憶狀態激活不同的代謝途徑。通過深入分析,發現IL-7將CAR-T細胞維持在分化程度較低的T細胞狀態,調節不同的代謝活動,防止CAR-T細胞耗竭,這可能是CAR-T細胞維持其代謝適應性和抗腫瘤反應的關鍵。該發現為利用IL-7信號調節和代謝重編程T細胞功能提供了臨床依據。
參考文獻:
Li, L., Li, Q., Yan, ZX. et al. Transgenic expression of IL-7 regulates CAR-T cell metabolism and enhances in vivo persistence against tumor cells. Sci Rep 12, 12506 (2022).